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边山寒[种田] 第126节 (第1/3页)
良久,李青瑞他们回来了,李青文收拾碗筷离开。 秦冬梦走在楼梯处,看着李青文匆匆的背影,久久不能回神。 第129章 翌日, 将秦冬梦送到小镇上,见她姨母将人紧紧搂着落泪,李青文他们交代完事情, 并没有在这里停留,立刻打道回府。 回去路上便能坐车了,官道修的平整,走起来坦坦荡荡,几个人靠在马车里面便打起了盹, 待回到京城南门,才一个个的打起精神,拿着周家给的牙牌,进了城门。 京城分皇城、内城、外城,正中一条御道将京城分成东西, 御道贯穿南北, 其他街道也都是直南直北, 东西相平, 整个城市如同棋盘一般。 御道宽敞阔气,能供多辆马车、轿辇相向而行,两旁有御廊, 但这条气派的路只供皇家出行, 御廊之外的木栅栏才能供普通百姓走动。 文正书院在外城,更靠近御道处, 所以李青文他们进出的都是外城三个城门中的中间那个。 这车马便是在紫藤巷子里雇的, 不用他们多指路,车夫便知道如何走。 也不知道京城的市集和坊是如何分的, 路边尽是店铺, 高大的酒楼、宽敞的药铺, 人流几乎踏平门槛的布庄,这些临街的铺子俱挂着红色的灯笼和彩色的幌子,随风一荡,便是一片喜气洋洋。 铺子外头还摆着摊子,摊子本来就在路边了,但路里面还有挑着担子和推着小车卖东西的。 外头一热闹,马车的窗子便关不上了,李青文往外一看,担子前头摆着各种颜色的果脯,小贩嘴里吆喝着“三文钱一小包,八文钱一大包”。 走脚的小贩也是机灵,看到马车里有人看过来,便冲着里面卖力的喊道:“杏干、桃脯、梅子,梨块、枣子,客官来一包,拿回去给家里的小娘子尝一尝,嘴甜了心也甜!” 虽然家里头没有小娘子,但有个大嫂子,大嫂子这个时候怕是在忙,李青文想了想,从口袋里摸出了几个铜板。 一看他那摸钱的动作,小贩便已经开始装果脯,李青文这便刚拿出来钱,那边油纸包着的果脯已经送到了跟前,不知道做了多久,这眼力可真是厉害。 李青文打从心里佩服。 走了一路,看了一路,明明这条道之前走过,但被这汹涌的人流拥着挤着,每次都看不完全。 看着外面这盛世繁华的模样,李青文不禁想起并州,希望那些受灾荒的百姓,也跟村里人一样,找到落脚之地,能在暖和的屋子里团团圆圆。 这两个马夫明显比周家的家仆更清楚这里的地形,避开了人流多的地方,在街头巷尾拐来拐去,停下来后,李青文都已经分不清楚东南西北了。 下了地好半天,数着小门里面的树,李青文才知道,原来他们到家了…… 除了送他们回来的这两辆马车,门口还停了两辆,李青文还在寻思是不是二哥的同窗来拜访,然后就看到了马车上的一个“周”字。 付过了车钱,谢过车夫,他们回到家里,就看到周从信坐在里头跟李青卓说话。 见到他们,周从信起身,道:“我估摸着,你们也该回来了。” 周从信是来送年礼的,得亏方氏这也舍不得买,那也舍不得的,要不拉来这两车,他们可得一阵子才能吃完。 不光送年礼,知道李青文他们要卖各种货,怕他们人生地不熟的,被人给欺负了,特意过来带个路。 方氏有有些发懵,人家不是京城的公子,边城的参将大人,咋还如此细致周到的照顾上了他们? 这其中的缘故主要有两个,一则是周家祖上荣光,后来风光不再,家主明哲保身,谁也不得罪,下头便对谁都一副笑脸,做事谨慎惯了。 二则是在边城做了三年的邻居,一起种地,一起秋收,一起吃饭,算是自己人,李青文他们头一次来京城,他们合该尽尽地主之谊。 周从信是周丰年的贴身侍卫,也是李青文他们熟悉的人,他出现在这里,自然是后者的缘故占了上风。 既然是特意来引路的,周从信也不着急走,跟李青瑞他们一起吃了饭,把东西装在车上,一行人慢慢悠悠的往西出发。 过了文正书院的后墙,再过一片湖泊,再走过一段不长不断的街道,走上河中的长长的拱桥时,便看到远处有一片自成方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