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边山寒[种田] 第189节 (第1/3页)
从前粮食不够吃的时候,只有地多的人家才种黍子,到了冬天,撒几锅年糕,分给亲戚和亲近的人家,都不多,就几块,那时小孩子们看着黄橙橙的年糕都忍不住流口水。 大人舍不得吃,把硬着的年糕切成几块,到过年的时候,放在锅里蒸软,然后分给家里的孩子。 给粗糙的高粱米相比,香软粘牙的年糕是杨树村的孩子们难得的好吃的。 到了边城以后,家家户户地多了,每家都会种几亩黍子,虽然在这里大家都不用饿肚子了,但依旧惦记着从前吃不上的玩意。 刚秋收完,就有孩子央求娘亲做年糕,知道从前亏待了孩子,大人也都同意了。 所以入冬时,便有人家做了年糕,李青文家每次都能收到别人送来的,只是这东西不好克化,李青文不敢吃。 到了年根,李家也开始撒了。 撒年糕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锅底放上水,水上支高粱扎的篦子,篦子上铺上洗干净的粗布,然后把盆里的黄米面放上些许水。 等到锅里热气起来,抓着黄米面一层层的往笼布上撒。 灶膛的火不断,撒完一层,热气往上透,继续接着撒。 从前杨树村里各家各户都用的是陶锅,怕把锅底给烧漏了,蒸年糕时只撒不厚的一层,李家用的是大铁锅,不用担心那个,李茂玉和陈氏俩人撒了一层又一层,前屋的炕头都没人敢坐了。 怕把炕席给烧糊了,李茂贤拖鞋上炕,把最热的那一块炕席给掀开。 外头,李青瑞拿着斧头在砍牛rou,这么多牛rou,得给营地里面的周丰年、陈文、郑准他们送过去一点,还有江家大伯那些人,营地外面的各家长辈也得尝一尝…… 旁边一堆人等着,李青瑞累了,就换人,这个时节不干活,一帮子人有力气没地方使。 周瑶过来了,她对硬邦邦的牛rou没甚兴趣,李青卓这几日看了医术,有些不明白的地方,找她解惑。 李青勇也围在外面等着分牛rou,他出去这趟,虽然啥也没做,但帮着搬牛rou了,也想分个两斤拿回去炖一炖。 眼看着就要排到他了,远处又来了一堆人,李青勇看着地上的牛rou,心里盘算着,自己要不要少拿点…… 追风和闪电看到了这些人,扑上去便大叫起来。 这些狗狗整天在营地内外跑,大多数人都熟识了,鲜少会发出这样的警告声。 院子里面的人纷纷回头看过去。 一行人里面,最前头的人拉掉脸上挡着的毛皮,睫毛和眉毛上挂着浓重的一层冰霜,他喊道:“大哥!” 李青瑞三步两步跨过去,激动的道:“老三,老三你咋回来了!” 李青文还在练字,听到小四哥喊道“娘,你三儿子回来了”,愣了一下神,赶紧放下笔,往外走。 他还没到外面,一群人簇拥着李青宏已经进来了,李青文一脸惊喜,“三哥!” 李青宏咧着嘴,伸出冰凉的大手在他脑袋上摸了摸,“仔儿。” 还没等他摸第二下,手就被后屋跑出来的陈氏给攥住了。 “爹,娘!”李青宏抬起冻僵的脸,咧着嘴巴,道:“我回来了!” 不单李青宏,这次回来的还有另外两个本家的堂兄弟,他们是跟朝廷来人一同赶路,堪堪在过年前到了家。 这次被团团围住的人变成了李青宏,他坐在西屋炕上,听家里人七嘴八舌的问,笑呵呵的回应着:“本来以为回不来了,苏大人打听到有人要来边城,让管家来问我们,就一同坐船回来了……” 船上倒是没受甚么罪,从临肃到边城这一路倒是吃了不少风,但为了能回家团聚,这点苦算不得甚么。 第211章 李青宏这一回来, 李家算是团圆了。 就连李茂贤脸上都多了许多笑。 按照说好的,李青宏他们几个轮流回边城,剩下的人留在京城, 这样的话,既能轮流回家, 又不耽误京城的生意。 问的差不多了,待李青宏捧起碗开始吃饭, 李家人都不问了, 脸上带着停不下来的笑。 等李青宏吃完饭, 哥几个坐在一起开始扒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