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山寒[种田]_边山寒[种田] 第19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边山寒[种田] 第191节 (第3/3页)

的长辈放心,不肖子孙在那里过的很好,就是以后离的远,上坟会少些,不过每次一定会多烧,不委屈列祖列宗。

    他们确实买了不少纸钱,来了最早,烧了半天,别人家的都哭完了,他家的火苗还没灭。

    烧完值钱,地上的黑色灰烬一大片,哥三个又往坟包上填土,然后一同下山。

    李青勇过来帮着李青文收拾厢房和院子,李青卓和李青宏去族里的祠堂,原来的牌位都被扛到了边城,边城有新的祠堂,并州这边要重新做牌位。

    这个得去镇上在找人做,李青卓他们去寻木匠,然后将身上带的厚厚的一沓子地契和房契拿去衙门。

    当年衙门被愤怒的百姓打砸烧毁,现在墙上还有一片片黑乎乎的痕迹。

    并州受灾厉害,官府给返回家乡的百姓送种子,免徭役和赋税。

    对于活着的百姓来说当然是好事,但对于那些在灾荒中失去亲人的人家来说,这份喜悦中夹杂着太多了苦楚。

    家里终于收拾好了,李青文累的全身酸痛,他许久没做事,身子骨都快锈住了,当然,这活的确不轻省,可以知道,娘亲和嫂子从前有多辛苦。

    听说李青文他们还要去京城,附近十几个村子都有人过来,托他们路上多费心,如果能碰到他们走失的家人,能帮把手最好,如果不能,写封信回来也好。

    当年逃荒,去往南方和京城的人最多,有的人运气好,逃到了能施粥的地方,但是兄弟姐妹不知道去了哪里,一直没回来,也无音讯,他们心里依旧惦记着。

    李青文掏出纸笔,让他们说名字和村子,然后记下来,都是乡亲,如果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不吝啬帮一把。

    这些人倒是没想到李青文这么认真,激动的眼睛都湿了,赶紧开口,他们人多,一张嘴,谁的也听不清。

    李青宏让他们一个个的说,李青卓也拿出了笔墨纸砚,在旁边的桌子写起来。

    李青文和李青卓写了厚厚的一叠纸才将将的停下来。

    乡亲们托他们做事,他们也托乡亲们照看村里的人,毕竟杨树村只回来这些人,远远比不了从前,边城太远了,以后遇到啥事,还得附近的乡亲们帮把手。

    远亲不如近邻嘛。

    附近村子的人自然都点头。

    在村里呆了几日,事情都做的差不过了,去修整干净的祠堂磕完头,李青文等人离开柳山县前往京城。

    除了李青文三兄弟,同行的还有另外四十多个小子,他们跟李青宏一样,也是去京城做事,另外寻媳妇的。

    虽然人多,他们半路上还是跟了一个去往京城的商队,要不不知道路咋走。

    不过,这个商队的人对他们车上包的严实的货物太有兴趣了一些,老是打听,不得已,两天之后,他们就和这个商队分道扬镳。

    可能爬犁坐多了,大家伙坐车就觉得不得劲,尤其是路不好走的时候,屁股都要颠碎了。

    不过天气越来越暖,大家把厚衣服都脱了,换成了麻衣,走动起来倒是方便一些。

    这个时节的边城雪应该还很厚,这边路上倒是很干净,行走时,只有远远的山尖上,有一点点的白色。

    李青勇一开始还跟李青文说,他真的不愿意离开边城,边城好玩的多,他跟李青风一起骑马去森林云云,但到了繁华的城市,他眼珠子都不够看了,天天跟着李青宏问,京城如何如何。

    那一脸心神向往的模样,李青文觉得自己之前劝说的话,都不如喂狗。

    浪费口舌!

    李青风本来这次也应该来的,但是盐不够了,他得跟着李青瑞还有村里人去临肃,当然,他这么老实的答应,还是因为李茂贤和李青瑞答应,让他以后坐船去京城,那样更快。

    早就想要坐船的李青风才没偷着跟李青文他们回来。

    越走越热,他们的麻衣又减去两件,路两边的田地里已经有人开始翻了,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二月揭榜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李青文和李青宏想要早点知道二哥考的如何,但李青卓好像并不担心,在车上一直捧着书。

    这些他都背的七七八八,记不清的时候才会看一眼,并不费眼睛。

    李青文他们走的很快,只在下雨的时候停了两日,待四月初,终于风尘仆仆到了京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