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山寒[种田]_边山寒[种田] 第19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边山寒[种田] 第192节 (第3/3页)

苏树清说大都护送回了并州,京城这边所剩无几。

    去年的时候,各地开始赈济灾民,然后由官兵送返,京城周边是没有因灾而逃的流民了。

    李青文和李青卓只能先把写好的名单暂且放下,之后再想法子打探。

    苏树清还不死心呢,问李青文要不要再给户部捐点银子,李青文问他是不是又发不出俸银了,他摇头,俸禄倒是没少,但他们户部依旧紧巴巴的。

    之前抄家搜出来的银子都赈灾用了,他们手里依旧不宽绰。

    李青文说,一定是抄家没抄干净。

    之前朝廷和百姓虚弱,他才不信那些吸食了民脂民膏的权臣们只有这点家底。

    这下,苏树清没说话了,神情一下严肃下来,李青文知道,这可能是触及了什么不该说的,立刻岔开话题。

    啃完骨头,苏树清擦干净嘴巴边的油,坐车走了。

    外间的食客们正在叫嚷着喝酒,李青勇等人换上了干净的衣服正在往下撤装满了骨头的盆子,因为人手够,李青宏倒是不那么忙。

    李青文坐在长条凳子上,跟李青宏商量,“三哥,东城你们之前不就一直在看嘛,有合适的地方抓紧买下来,要不以后又涨了。”

    李青宏他们这个二楼食肆虽然不太大,但每日客人都是满的,食客一开始紫藤巷子的人居多,后来名声远播,慕名而来尝鲜的人越来越多。

    大家伙都撺掇他们去东城再开一家羊蝎子,李青宏也是这般打算的,去年就看了几处,打算今年再开一家,所以这次才在边城带了这么多人来。

    自从新帝登基,京城的低价涨了不少,李青宏他们这个小二楼也租金也涨了,仔细算一算,交上不到二十年的租金便能把二层小楼给买下来,租不如买。

    李青宏也算过这个账,但他没有那么多钱,只苦笑道:“哪里有那么容易,三哥连买这里的银子都不够,更别提东城那几处了。”

    既然要再开一家羊蝎子火锅,选的地方自然比现在的要大,租金价格翻倍,卖价更是令人咂舌。

    李青文单手支着脸,问道:“南边那个带着大院子的,多少银子?”

    李青宏比了手势,李青文“哦”了一声,“我去凑钱,三哥你赶紧同人谈妥,这么多人天天住客栈也不是长久之计。”

    李青宏也喜欢那个临街的两层门面楼,后面带着几十个房子的大院子,但那个价格也是最贵的。

    几千两银子,对于到现在为止,只赚了几百两银子的李青宏来说还是个大数目,但他知道弟弟有法子,便点头应了下来,第二日便去东城找卖主商谈去了。

    李青文把周丰年托付的那几个箱子归拢好,雇佣了马车去了内城,将东西和信件送到周家,顺便把象牙和珍珠一起卖了,得了千八百两银子。

    象牙的价格比他想象中便宜一些,听说是因为皇上提倡一些从简,大臣和皇亲国戚都收敛了奢靡之风,民间也受到了影响,这次的珍珠的价格也比上次少了个一两成。

    第216章

    李青卓回到边城, 不单自己每日作诗,也教李青文,哥俩做的诗, 不管好赖,都誊抄下来,在下面分别标注清楚。

    回到京城,李青卓就把这册子诗卖给了老主顾。

    老主顾并不是第一次买诗了, 但却头一回碰到李青卓这种笔耕不辍的,一时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心疼银子。

    他从李青卓这里买诗,并不是因为李青卓多么文采斐然, 而是另有所图, 只是没料到,李青卓一丁点都没有文人的“清高”和“风骨”, 反而把卖诗当做了谋钱的手段……

    林唯盛的这位弟子, 着实跟别人不大一样。

    拿了卖诗的银子, 李青卓转手给了三弟, 虽然只够买铺子的一个零头, 但这是他身上能掏出来的所有的钱了。

    李青文把缴获的香料和珍贵的皮毛给卖了, 不但攒够了买铺子的银子,还富裕很多,而李青宏那边还得一些时日才能落定。

    大梁租赁和买卖手续较为繁琐, 之前是有杜老头帮忙,紫藤巷子这边才会如此之快,到了东城那边, 便有的磨了。

    李青宏拿到了弟弟给的银子, 问他都买了甚么, 李青文便把册子给了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