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边山寒[种田] 第199节 (第1/3页)
李青卓一直替秦大伯和程大伯往边城传递书信,每次秦林也都单独写给他,今年,李青文也收到了秦大伯的信。 信中鼓励他好好读书,另外将他们在州府遇到的种种事务和应对,简单的同他讲一讲,每次都是厚厚的一叠,这个对于李青文做策问大有裨益。 毕竟他们是施政者,所有的决定和举措都会影响一方百姓,更具有参考意义。 另外朱知府任期将满,他们年前将回京城,如果有机会,会去边城一趟。 私塾的南瓜还在长,李青宏种的先下来了,他在郊外租了几亩地,专门种菜,平时一直有人照料着。 杜老头往东城拉了十几盆花,拉回来不少南瓜,他都没回家,径直来到雪音私塾。 李青文之前答应过他,下堂后,换了衣服去了私塾的厨房,做了咸蛋黄焗南瓜、干烧南瓜、南瓜蒸rou、红糖南瓜圆子、南瓜红枣发糕、南瓜饼、南瓜汤…… 因为有人帮忙,李青文花了一个多时辰做了个南瓜宴,拉来的南瓜一个没剩下。 杜老头一边说着好吃一边叹气后悔,真该先回家一趟,哪怕留下几个也成啊,这下好了,全军覆没。 孙振望问他有完没完,许诺以后还他几个,杜老头才砸么嘴停下来。 桌上其他人可都高兴的很,清新微甜的新鲜好东西,可口的很,这样的天气吃起来一点都不腻。 这一顿饭,除了杜老头以外,都是私塾的人,不过大都是夫子,只有李青文一个学生,所以吃到最后,诸位夫子都问李青文准备的如何,这次考试有几成把握…… 李青文心里叫苦不迭,面上还得一派敬重,后来还是老杜头开口,说他受累了,赶紧去歇歇,李青文这才安然离开。 考试前十天,李青文去了月北私塾,分别听了国子监出来的几个夫子讲的课,过来旁听的人很多,原本在屋里,后来不管是夫子还是学生都出来了,一圈一圈的围了好多道。 几天下来,几个夫子嗓子都哑了,实在是辛苦。 这些日子,私塾的饭菜变好了些,傍晚之后就谢绝外面的游客来花圃,为了让应考的学生们能睡个好觉。 李青宏隔天便出城来看李青文,问他想吃啥,做不来的便去城里吃。 考前可不好更改三餐,要是吃坏了肚子,那可是麻烦了,李青文反过来劝三哥不要紧张,没事的。 他前世参加过无数的大考小考,如果说考试如同喝水有点夸张,但真不咋紧张,平时该学的学了,该背的背了,到时候就看出题和临场发挥了。 相反,李青文还有几分期待,想看看自己如今的水平都在一众读书人中如何,虽然考试不能代表全部,但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途径来比较。 应考前,李青宏去庙里上了香,给弟弟和二哥祈福,希望他们两个一切顺利。 八月的乡试,所有的州县同一天开考,京城外面的各个私塾考试属于京兆府的学子,元年时有一千多名同考,今年则有三千多名参加考试。 因为各个州县的读书人涌进京城,京兆府取解的人数自然就多。 人数倍增,李青文等人在京城内城贡院考试,六学三馆的学生在东院,他们在西院。 开考时间早,为了省事,提前几天,学生们便纷纷从各个私塾学院入住到贡院附近的客栈,动作晚的,没空房间了,不得不落宿外城和内城的城门附近。 能近几分是几分。 李青宏早早的给弟弟订了房,因为家里有个之前考过一次的,算是早有准备,并没有慌张。 开考前的晚上,李青宏和李青勇过来了,李青卓因为忙于事务,并没有过来。 结果,当天晚上,李青文正常入睡,李青宏和李青勇直挺挺的挨到早上,连翻身都不敢,生怕会惊到李青文。 如往常一般起床,检查了笔墨、砚台和水、干粮等等,三个人往贡院走去。 贡院在内城的东南方向,分东西辕门,李青文他们这些人要从西门进,太学的学生则在东门候着。 经过大门时,“贡院”的墨子匾尤其明显,旁边设有御笔亲书的牌坊,除却应考的学生,其他人等都被拦在门外,门口有官兵把守,学生们可以提前入场,前面已经有人在搜身了。 告别了紧张万分的三哥和李青勇,李青文排到队伍里,跟着前面的向前挪步,配合官兵解开衣襟,搜查衣服和篮子。 八月的酷热还没散去,大家穿的大都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