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边山寒[种田] 第211节 (第3/3页)
这才松开。 虚惊一场,李青文禁不住问道:“二哥,你不是去青州取东西,咋去了蕲州?” “顺路去蕲州做点事情。”李青卓知道家里人为他cao心了,解释道:“没说清楚让你们受惊了。” 之前的那些天,李青文的确吓坏了,不过看到人好端端的,也就慢慢好了。 李青宏也问他有没有遭受到蕲州的疫病,李青卓只说,他出来的时候尚早,疫病还没有蔓延。 虽然李青卓的事情让他们可是心惊rou跳了一阵子,但很快,李家也有喜事——李青宏要定亲了,对方正是他两次上香途中相助的陆雪宁。 陆家是前些年搬到京城的,陆雪宁有个读书的哥哥,跟李青卓一样,也是在考试前去庙中给哥哥求福,所以才有了两个人这段缘分。 定亲是大事,理应李家和陆家两家一起商定,但是李家长辈都在边城,这就有点麻烦。 陆家人都挺通情达理的,再加上对李青宏十分满意,陆雪宁的父兄愿意走一趟边城商谈此事,所以李青文和江淙等人,再加上李青宏和陆家的几个人准备好后,一同从京城出发,坐船回边城。 在离开之前,他们买下了城郊路边的一块地,大约两三亩的样子,在京城往南的主路上,离各个私塾不远,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这块地是从几个卖家手里买的,原来是各种歇脚的茶肆或是吃食店的,被一块买下,通通推倒,临街的依旧盖成火锅铺子,后面的那些地,李青文准备建成房舍,供往来行人和附近的读书人食宿。 道别时,苏元宝掉眼泪了,哭着要跟李青文一起去边城,但是太远太辛苦,李青文舍不得他遭罪,只说等以后长大了,一定带他来。 最后,苏玉宝买了许多rou给李青文,让他带给狗狗。 当然,离开时,这些rou都加了盐巴,做成了rou干,要不不出一天都得臭了。 采买好东西后,一行人被送到了码头,上了船。 通往临肃的船依旧是船老大他们在忙碌,因为熟悉了,李青文他们不再像从前那般拘谨,江淙帮着扯帆,李青文则用泥炉子烤鱼吃。 陆家是客人,有甚好东西自然得紧着他们来,陆家大哥虽然是读书人,却不迂腐,虽然没在家里做过这些事情,但也笨手笨脚的帮忙,并不只等着吃。 江淙他们不白坐船,在京城买了不少东西给船老大他们,投桃报李,船老大他们也将新鲜的海物拿给他们弄着吃。 因为结果还未出来,李青文暂时不用再埋头苦读,坐船的这些日子,变着花样弄吃食,不光是马永江他们再次尝到的美味,船上其他人也多多少少吃了些,对李青文的手艺赞不绝口。 同样的鱼,李青文只撒了些粉末,就变得特别好吃,这实在是了不起。 这就是调味料的作用啊,李青文答应,回去只有,磨两袋子香粉给他们带过来,以后在船上就能吃到同样味道的东西。 船头有两个笼子里面养了鸡,长时间出海,光吃海物可受不了,因为一直有海风吹,倒是没有甚难闻的味道,只是略微有些吵。 一起说话时,才知道,临肃换了管事的人,虽然流犯们依旧出海,但不像从前那般频繁,总算能歇口气了。 不知道怎么说到了那些逃荒到临肃的人,船员们说,有一些人回拢北城了,在其中,李青文和李青宏还听到了熟悉的名字,但并没有开口再询问其他。 闲适的日子总是很短暂,他们抵达临肃,下船后,换成了车马。 陆家这几个人不会骑马,当然要坐车,他们看到北方壮阔的荒野,俱是惊叹不已,李青宏在身边照顾着,他们是第一次上门做客,还是要走这么远的路,自然要周全些。 李青文虽然往返边城许多次,但鲜少在这个时节走动,多半都是下雪的时候,看到周遭的一切,颇有几分怀念的感觉。 他们行到密林之后,路的两边便能看到整齐的小树,听说这些都是李青文他们栽种的,陆家人满脸震惊。 他们以为,在这种地方求生本来就不容易,没想到竟然还能下这份苦功夫,真的是令人佩服。 还没看到边城的影子,他们路上反倒先遇到了放羊的李青风和一群大狗。 李青文早就听小四哥说,在安阳关买了几百只羊回来,亲眼看到这么多山羊,依旧觉得可真是不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