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7页 (第1/2页)
说着,竟将他丢下了城墙。 惨呼响起,随即跟着“砰”的一声戛然而止。 而城外,燕国军阵仍然安静如初,直到那大将带着人走了,燕军才又拖出床弩,向城上射箭。 这一回,箭杆上缚的却是一条条白布巾,上头写着“缚此于臂弃刀枪者不死”。 夕阳如血,暮色四垂。在亲兵簇拥下的杨英韶,收起手中的牙雕望远筒,踢踢战马的肚子,回中军帐去了。 两个多时辰之后,梁国都城的大门,在夜色里悄悄打开。十余个手臂上绑着白布巾的士兵,出现在城门外。 燕军入城,但见城墙上肃立的梁国军士,人人手臂上都绑着白布巾。军中制式的刀枪弓箭甚至连军旗,都远远地丢在一堆,显然是起足了“弃刀枪”的范式。 燕军将士们便从怀里取出冷掉的干面饼来与他们,用不大熟练的梁国方言道:“吃慢些,你们饿久了,吃快了要撑死。” 一个人一个杂面饼,虽然不大,又粗糙难嚼,可这是粮食啊。 城头上的权力交接,在嗡然的低语声、细微的抽泣声和咀嚼声中完成。偶尔也有一两个梁国军官发现异常又不肯跟军士们同流合污的,也被人抽刀抹了脖子。 待天光普照在这座巍峨高峻的大城上时,城墙上的军旗都换了“燕”字。而人马皆披重甲、曾令柔然可汗都望风丧胆的重骑兵,也已经进了四道城门。 马蹄声起落,响彻全城,不时伴随遭遇梁国残军抵抗时的厮杀声。听闻消息的梁国百姓忙不迭关了院门,全家人关在屋子里,或是躲进地窖里,神天菩萨地祈祷燕国人不会冲进门来抢劫。 其实抢劫又能抢什么呢?无非是拿些浮财走,再不然抢些妇人走。但只要仗打完了,能出城了,能找到粮食吃了,便是家财妻女都被燕国人带走,又有什么要紧?大家都能活下来,总胜过一家人围在一起饿死! 但燕军没有抢掠不说,还叫投降的梁军士兵在里巷里一户户喊过去。道大燕天军午时施粥,各家妇女老弱尽可来领,粥水管够,但若是精壮汉子要吃粮,需得帮燕军干活儿去。 午时到了,果然是家家户户都派了饿得快走不动路、直如活骷髅一般的妇女儿童出门领粥。燕国施粥的军士大方,端了碗来便挑稠的舀一碗,端了锅来便有稀有稠给一锅。堆得像小山一样的米麦与土豆就放在烧得滚滚的大锅旁边,数十名也想吃粥、可家中老幼妇女都死没了的汉子,蹲在一边洗土豆,往空锅里倒水。 待叶清瞻与杨英韶等将官进城时,燕军和自愿相助燕军的百姓,已经在宫城外头摆起了强攻的阵势。而肚皮里头终于见了粮食,逃过一条命的梁国百姓,悉皆伏于路旁,叩首哭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