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2页 (第2/2页)
以往饫甘餍肥的日子独身一人,却是戚戚苦苦。 而这顿饭宋杞和吃得很满足。 饭后他与应庚没在杜家逗留,两人与杜家爹娘作别后,应庚推着宋杞和回了宋家。 杜黎目送宋杞和远去,目光仍旧依依不舍。 “小宋可惜了。” 杜黎不知打哪突而感叹了一句,“若要他肯入书院进学便好了。” “爹,你不会真当夫子成了瘾,逢人便要劝人家进学下场的吧?” 杜明昭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她之前就担心杜黎劝宋杞和读书,今日来这一出还得了? “有何不可?我为夫子虽是教书育人,可我亦会劝服有些天资不凡半路弃学的学生,想着有朝一日他们能改主意,若这些学生成器入朝为官,不惜为我的一桩幸事。” 杜黎双手背后,眼神富含希冀,仿佛将自己的念想放置于年轻学子身上,“昭昭,小宋的资质太好了,我教书这么几年,手下中举的学子也有,就说学院里我觉得学问最好的谢承暄,也比他逊上一大截。” “小宋这样不一般?”何氏收着碗的手顿住,她听不懂其他的,唯一能明白的是宋杞和读书厉害,“不会是小宋在来抚平村之前进书塾读过书吧!” “不是,我还特地问过他了,他道只是平日里看的书多又杂,脑中记得多罢了。” 杜黎说时手指微微抖着,是在激动,“我考问了他几道题,四书五经他都能答的上来,便是朝中几样大事问及他论点,他也能娓娓道来,且辩点清晰,这样的人合该入仕,拜朝为官为朝廷献计啊!” 末了,他又连连发叹抱憾的很。 何氏惊叹:“你这么看好小宋?” “肯定啊!都说了他比我教的那些个学子博学的多,我只是浅估一番,小宋下场至少都是个……”杜黎算着,“中举没一点问题!” 杜黎都想说拿个头名。 何氏又是疑惑,“那是为啥小宋不乐意。” “他没说。”杜黎摇头叹气,“我问过他,他只说身子不便,但我知那是他的借口罢了。” “爹,别说人家腿好没好,即便是好了也有诸多考虑,宋奇会不懂下场进考若中了后的好处?” 杜明昭总不能将宋杞和的真实身份告知杜家爹娘,只能换着委婉道:“他既然说不便,那就是真的不便,爹你也不必觉着是一件憾事,朝中不还有罪臣之后不得下场的规矩吗,有的人确实不被允许。” 杜黎深深拧眉,“可我觉着小宋不是这个缘由啊。” “爹,与其你紧着他,不如多想想自己,我要给你治腿,爹你不日之后不定就要下场考举,你温好书了还是已有了信心?”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