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3页 (第2/2页)
了一会儿,反手在他父亲的手心里面写道,“儿子孝敬老爷,愿意和老爷一起上路,出去的事情让给兰儿吧。” 要说起来,贾兰确实比贾宝玉更能撑过这一切,贾宝玉这个人稍显懦弱,出去之后也没有太多的谋生技巧,放不下公子哥的架势,不知道如何谋生。但是贾兰不一样,贾兰这个人对生存有着严重的渴望,他想出人头地,他想成为人上人,把生存的机会让给他,在无论什么时候他都能让自己活下去。 一边是孙子,一边是儿子,孙子是嫡长子留下来的,从礼法上来讲贾兰比贾宝玉更有资格继承宗族。 所以这一晚上贾政没有睡好,在选择儿子或者孙子之中犹豫不决。 但是现实并没有给他犹豫太长的时间,和贾宝玉他们一同回到京城的薛蟠,在经历了两天审判之后得到的结果是秋后问斩。 国朝法律,每判一个死刑,要把整个罪状交到刑部和皇帝跟前,当初制定这条律法的时候,就是担心有人误判生死。 但是薛蟠的事情却没有经过太长的议论,显而易见这人参与到谋反里面,少不了到法场上面走一走,最后免不了身首异处这个结果。 但是刑部还是从这个案卷里面发现了不同寻常的地方。 “薛蟠,金陵人氏,以前与一冯姓子弟当街斗殴,致人死亡,后经金陵主官判案,案件结论是薛蟠由冤魂索命致死。” 刑部里面的人纷纷斥责这个案件为无稽之谈。 “若是被冤魂索命致死,那现在外边儿等着死刑的又是何人?把人生死托付在鬼神身上,分明是收了别人的好处,想要替人逃脱一死。” “当时的金陵主官是谁?” “贾化,字雨村。” “再把案卷重新看一遍,我去请大人们开签海捕文书,再请大人们去吏部开具文书,逮捕贾化。” 先不提如何逮捕贾化,单说关于薛蟠判死刑的案子让薛太太知道之后,顿时昏了过去。 昏过去之后,薛太太醒过来,想起了一条律法,挣扎着要见牢头。 现在虽然天气冷,但是大牢里面并没有正经关女囚的地方,犯官家眷一般押解到破旧的寺庙里面,被官兵们团团围住。但是日常管理女囚的牢头和狱婆们都是女人。 牢头是个上了年纪的妇人,听说了薛太太昏过去的消息,过来看望的时候被薛太太一把抓住手,“我听说朝廷不忍心独子家的男丁死了没有一条血脉留下,在行刑前都允许家里面送女眷进去同房,我儿子虽然牵连到谋迸里面,但并非是主谋,就算问斩也不会祸及全家,请大人网开一面,让我的儿媳妇进去侍奉我儿子,有了身孕再把她带回来。”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