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6章 又欺负人 (第1/3页)
人的思想是她们也无法左右的,任陈家母女怎么说自己的事来劝,那男人也不放手也不走。 最后她们三人还是没要那人的锅,章婧还给他留了一条鱼,这样做他是死是活,她以后也不会心里有障碍了。 看不开想死的人,你就是拿灵丹妙药给他吃都没用,想活命的只要有口气在都能活的好好的。 路上章婧为了打破那一家带来的沉默,开口问道。 “大娘,你们在安县有认识的人?”要不然怎么想着去安县?她可是因为知道那里没有打仗的才去呢。 “是呀,有一个亲戚在那,是书云的表叔。” 也不知道这次去了,当家的不在了,他们还能认她们母女吗! “就在本安县么?” “不是,到了安县还要再走几天,不过只要到安县我们就能不用走路了。” “那怎么去?” 章婧还想不明白。 “坐马车去呀,呵呵。” 陈家的和陈书云看章婧一脸小迷糊的样不由笑开了。 “啊,哦!原来大娘你们还有钱呀!呵呵!” 对呀,她真是笨,像她们这种家庭定是地主富商,怎么会没有钱呢。只有她这样的乞丐才是身无分文的人哪。 她们走了两天才看到一个村庄,一看还是有人住的村庄,三人喜形于色兴冲冲的进了村。 保险起见章婧把枪给藏好了,免得节外生枝。 她们敲响了村口第一家的门。 “咚!咚!咚!有人吗?” “谁个?来了!” 李翠花正做好晚饭摆上桌和孩子准备吃饭呢,都这会了谁会来她家啊! 里边人一打开门,门口站着三个人一看都不认识。年纪最大的妇人四十岁左右,还有一个十几岁的姑娘和一个十来岁的孩子。 身上都背着包袱,她猜大概也是逃难来的吧。这半年里经常有这样的人,路过他们村借宿讨要吃食的。 “你们这是找谁?” 章婧一看开门的是个三十来岁的系着破布围裙的妇人,盘着经典妇人头,一听话音就知道是徽州的人。 “大妹子,我们是路过这,你看这天要黑了,能不能行个方便让我们借宿一晚?” 陈家的作为大家长,站在两孩子前主动说到。 “这……”她也很为难,家里没个男人就她和两个孩子,吃的剩的也不多了。要不是看同是女人的份上,但凡有一个男人,她一早开门就得把门关上了。 “我们可以给些银钱。” 说着陈家的拿出一对银耳钉摊在手心让李翠花看。 李翠花原本以为她拿的是纸币或者是铜钱,正想说现在这些是一文不值的了,一麻袋钱都买不着一袋米的,一看原来是银耳钉。 这个娶媳嫁女倒是都能用得着的,衡量了一番,拿着这对耳钉也不吃亏还有的赚,就答应了。可是有些话还是要说清楚的。 “这位嫂子,我们家吃的就是稀粥和咸菜,您看你们吃的惯不?现在呀给这仗事弄的男人都去参军,村里剩的全是女人带着孩子。 这主要劳动力没了,我们吃喝用的也就没以前那么好了。” 这李翠花还诉上苦了。 “大妹子说的哪里话我们还不是一样都是乡下人,吃的惯,吃的惯。 参军也是保家为国,那可是光宗耀祖的好事儿。” 陈家的嘴上说着,心里却叹这家里没个男人做什么都克克业业的。 李翠花让开身让她们三人进院子里。 “小红,去灶房再拿三双碗筷来,有客人来了!”叫大闺女去添置碗筷。 “嫂子也别客套了,你们坐,我是个粗人,叫我翠花就行了。” 章婧差点出口翠花上酸菜~ “我夫家姓陈,就托大叫你声翠花妹子了。” 这时候人还是比较守旧,女人结婚后多冠以夫姓介绍自己,娘家就是外人了。 吃完饭,陈家的又把李翠花找来了。 “翠花妹子,我们还要去安县。这还有两三天的路程。翠花妹子看看能不能帮我在村里买点干粮带路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