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2页 (第2/2页)
四个薄饼,又到了一个小摊子上,那小摊卖的是白切rou和鱼汤,他们要了两碗鱼汤就着博饼和切开的鸡rou吃,这鸡rou细嫩沾上一些摊贩特制的料子味道还不错。 吃饱喝足蒋秀才这才按照记忆找了家书铺。 “这书铺八年了也没有变啊。”蒋秀才看着和他的记忆没有太多区别的铺子,上面的木牌上写着郭氏书铺。 陈二牛只觉得这书铺比师兄的铺子大许多,但顺着开着的门往里看能看到里面的人不多,似乎来这儿看书的人并不多。 “这儿的读书人脸皮薄怕是不爱蹭书看。”蒋秀才笑着说,其实是这外头拿出来的书都是些无关紧要的,真要是想看紧要的书是不成的,而这府城的读书人确实大多比南河镇上的富裕些,基本不会来占这个便宜。 他们进入书铺,伙计也只是抬眼看了他们一眼就没再注意了。 蒋秀才也不拘着陈二牛,让他自己先四处看看。 这儿有许多大木书架,其中有不少画本子,从游侠传记到才子佳人书都有,这话本是大大方方摆放出来的,四书五经也一一摆放在木架子上。 新奇的游记和当朝大人的诗集文集也有不少,连前朝的史书都有。 笔墨纸砚则是单独放了几个书架。 比起南河镇上的书铺这儿的东西种类不知道多了多少。 但是如果想要找什么大儒的文章却是没有的。 陈二牛倒是看到了一册很有意思的游记,写这书的人笔名叫远化居士。 里面写了他拜访各地有名的文人隐士,并将期间发生的趣事写了下来。 他似乎是个极其有身份的人,因为大多数名士都愿意见他,而他根本不写两人见面后的探讨的文章或是清谈的内容,只是写他在当地当时吃到的东西,见过的风景还有自个的心情等等。 让人透过这些来揣测他见到的人是何种样子何等学识。 其中有不少明褒暗贬的话语,只是很是隐晦。 比如他在写见一位大儒时先说这早食吃的rou干不小心被雨水淋湿,一整篇文章描写那被淋了的rou干的味道是怎么难以言喻,自己的牙齿怎么受损,让人看了忍不住皱眉头,然后引出要见的大儒他因着牙齿不舒服只得尽量少说话,谈论时只觉外头的细小的声音是怎么聒噪。 而自己腹中空空的,隐隐腹中之声与外头的声音相互应和。 反正前后总给人很心烦的感觉。 让人很有代入感,像是一下子就被拉入了那个蝉鸣鼓噪腹中饥饿的午后。脖颈上皆是细密的汗水特地换上的华服被汗水打湿黏在身上,他却不能伸手摸一摸,只因为这位大儒十分重视规矩。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