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0页 (第2/2页)
问当地人有没有想过开辟一条好走的山路,因为寻山的普通,这个计划一直没被排上日程。 这次去寻山,暂无特定搜山路线,沿途先在加油站等地区打听彼得那辆车的踪迹。 依照一般行进速度推测,彼得四个人29日上午十点从丰都县出发,当天入夜前可以抵达山脚处。 进山后只能徒步,前进速度会变慢。 普通人没有荒山徒步经验,在满布枯枝杂石山林行走不可能如履平地,越到后面越是疲惫不堪,想要翻越寻山至少四天。 彼得买了8月3日的机票,由此推测他的安排,8月2日晚上出山才能来得及连夜赶往山城市。 7月29日入夜抵达寻山山脚,30日一早开始徒步,留给彼得进出山林的时长只有四天三夜。 四天三夜,没有办法在山阴山阳打一个来回。 彼得的旅游习惯是尽可能享受生活。他不会给自己极限施压,做急行军式的安排,也就是说通常不会赶路。 从行路时长倒过来推测,可以在地图画出彼得认为的黄泉洞的大致范围。山洞在这个范围内,才能让彼得有足够时间赶飞机。 秋谷看了被奉衍画圈的范围,据她了解里面有两个向下延伸的岩洞。不深,最多十米左右。 过云从又问,“彼得包车的司机家属说,老刘这次接客是想找什么鬼庙。寻山有庙宇吗?不一定是供奉常见神佛的,也可以是家庙?” “我只在山阴面见过一座荒庙,那里已经靠近贵州。” 秋谷指着地图,“这个范围远远超出了你们画的红圈。如果彼得要去这里,四天三夜时间不够他打个来回,起码要七天。” 问题来了。 是否存在一座鬼庙,是山林常客秋谷也不知道的? 此前,先要确定彼得是不是进入了寻山。 一路向东,寻人队伍在公路沿途的饭店打听到,29日当天见过彼得四人。 靠近寻山的长途客运站点后,没有人在见过彼得。 合理推测,司机老刘是选了避过人流,带着彼得走了另一侧的小路。 下午两点。 常老三开着面包车,载着寻人队伍也到了双岔路口。 小路是土道,路况并不好,接下来行驶了一个小时有余,没有再见一辆车,更不谈有人走在路上。 “看!前面有辆车!” 常老三正想着这地方足够荒僻了,没吃饱到撑得发慌,真想不出一个正常理由来这里旅游。 不多时,他的视线里出现了一辆同省牌的小汽车。“是老刘的车,车牌号、车型都对上了。” 靠近停车。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