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七章:大家所作 (第2/2页)
事儿才行。” 他一席话逗得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颜墨笑盈盈的说道:“老先生,此次秋考,皇上想请德高望重的大儒亲自主持考试,如此一来,方才显得圣上求贤若渴,所以我们是想请老先生出山。” 南宫轩和幻夜都将热切的目光投向了黎老先生,等着他的回答。 黎老先生有些犹豫,他略微沉吟了一下,说道:“按理,你们大老远前来,心诚至此,我本不该推辞拒绝,只是如今我年纪大了,不比年轻的时候,你们瞧瞧我这身板,一天不如一天了,精神也不如以前,怕是难当大任啊。” 颜墨听见他推辞,有些意外。 之前南宫轩说过,这黎老先生可是个有抱负之人,一心要培养英才传道解惑。 按理来说,他应该很爽快的答应下来才是啊。 怎么,听着却是要拒绝呢? 南宫轩却一点都不意外,他之前听先父说过黎老先生的事儿,之前黎老先生也曾在朝为官,因为门第选才制度屡次进谏,非但没有任何结果,还受到皇帝的诘责。 读书人都有几分傲骨,他一气之下便索性辞官不做,一心一意著书立说。 如今这老爷子不愿出山入世,怕是当年的心结还没有解开。 他微笑着说道:“老先生,如今新皇登基,最重视人才,这次来相请,也是圣上的意思,如今门第制度刚刚废除,天下书生还多有观望之态,唯有请老先生出马,才能稳定人心,求老先生就看在天下读书人的份儿上,出山吧。” 黎老先生听了前半句,还有些不悦,这南宫轩是想拿皇上来压自己吗? 可是听到后面,南宫轩言语恳切,不禁令黎老先生动容。 他感慨万分:“我虽没有拜见过新皇,但昔日立太子时,我就听说,太子为人宽厚仁德,有圣君之象,今日果不其然。”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虽然没有见到新皇,但是看到你们这些人物,想必定是新皇身边的左膀右臂,他用人如此,可见是个圣君。” 颜墨笑嘻嘻的说道:“老先生,你过奖啦,既然你这么喜欢我们,不如就答应我们的请求,出山当主考官,到时候你慧眼识人,说不定能为天汉王朝多录用几个得力文臣呢。” “古人曾说,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说的就是今日的局面哪。” 她只顾说的高兴,却忘了这天汉王朝远比清朝要早,这个时候,龚自珍还没有出生呢。 果然,黎老先生听了她的话,先是连连点头称赞,继而皱眉沉思。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黎老先生嘴里念叨着,不住的在脑海里搜索着,可是他饱读诗书,从未听过哪位古人说过这样的话? 这诗词如此脍炙人口,定是一位大家所作,他怎么会没听过呢? 颜墨见黎老先生一脸狐疑,不由暗叫不好。 她正隐忧,听见黎老先生问道:“姑娘说的这句诗,霎有道理,只是老朽从未听过,还得麻烦姑娘赐教,敢问这是何朝何代哪位大师的手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