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1页 (第2/2页)
姑娘,与母亲您很像。”陆筵缓缓道。 沈沅嘉跪在她身旁,听着陆筵的话,心中有些酸涩。陆筵五岁丧母,他对于王雅娴的记忆,着实不多。可见陆筵这温和的神情,也明白,那些为数不多的记忆,于他而言,多么珍贵。 也明白,王雅娴,的确是个好母亲。 陆筵本就是个寡言的人,说了一些话便起身:“母亲,我明日就要走了,也就不能来给您辞行了,还望您见谅。此次回去,怕又是许久不能来看您,望您珍重。您在天之灵,也要好好看着,我如何将曾经欺辱过王家,欺辱过我的人,一个难忘的结局。” 最后几句话,隐隐也带上了杀意。 沈沅嘉闻言,默不作声地将手放在他手背,给予他一些温暖,却没有指责他太重杀戮。王家倾覆,王雅娴自尽,陆筵丧母,父亲猜忌,多年坎坷,多次在生死边缘徘徊…… 这一桩桩,一件件,她都没有资格劝他原谅…… 陆筵收敛了杀气,又恢复了往日漫不经心地模样。 “母亲,我走了。” 陆筵起身,将沈沅嘉一同拉起来。 沈沅嘉望着墓碑,心中缓缓道:“伯母,您放心,以后我都会陪在他身边,爱他敬他,不离不弃。” 两人相携离开,竹林清幽,微风徐徐,带来了丝丝凉意。 * 翌日,陆筵与沈沅嘉一同去了王家辞行。 王老夫人依依不舍地拉着陆筵,舍不得松手,她浑浊的眼睛紧紧看着陆筵,“你还没多待几日,怎的就要离开了?” 陆筵坐在王老夫人手旁,温声道:“孤是太子,如今又有监国大权,不宜离开盛京太久。” 王老夫人眼睛闪了闪,她当了这么多年王家主母,也不是愚蠢之人,也知道陆筵这随意地话语里,掩藏了多少危险。 三言两语,她便知晓,盛京恐怕出了大事,不然他也不会这么急急忙忙要赶回去。 王老夫人拍了拍他的手,和蔼道:“殿下,什么都比不过性命重要。若是出了问题,一切以性命为重,千万不要激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她深知夺嫡的惨烈程度,康正帝时期,先帝十五个皇子,死的死,残的残,幽闭的幽闭,哪个下场不凄惨?先不说皇子,就是那些跟随着皇子的官员世族,都不知死了多少。 王家已经落败成这样了,也没什么好怕的了,她唯独就希望,陆筵能好好的活着。 “我老了,荣华富贵,也享受了不知道多少年,我也没多少日子活了,就希望子孙平平安安的,殿下,我这个心愿,不知您能否达成?”王老夫人紧紧握着陆筵的手,殷切地望着他。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