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荣耀,化学强国_第51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1页 (第2/2页)

不对劲,问文靖安道:“他什么意思?为难你?”

    文靖安:“嗯,也有试探。”

    林宁宴:“那我们放水?或者等会我的诗写你的名字,你的诗写我的名字,先生大费周章立这个糊名的规矩,很可能就是让我们帮你,这场面不能让你丢了面子。”

    文靖安:“千万别!真这么做了才丢面子,我既然来了总得接他的招,垫底也不算丢人。”

    林宁宴再不多言,倒觉得自己刚才那番话在文靖安面前失礼了,对文靖安的品格更加尊重。

    于是他们分别站在桌前,桌上笔墨纸砚均已伺候妥当,李碧存便从远处过来,手里拿着一个碗,李碧存把碗倒扣于桌面,诗题就在其中。

    李碧存跟文靖安等人叮嘱道:“诸公慷慨解囊助你们写诗添彩,你们自当尽力而为,千万不要损了我青莲书院的名声。”

    文靖安等人齐声应道:“谨遵先生言。”

    李碧存将倒扣的碗推到陈守严面前,做了个请的手势,说道:“守严兄随时可以开题。”

    说罢,他和黄孙周三位教习一起背转过去,闭眼不看众学子写诗,以示绝对的公正。

    陈守严扫了一眼文靖安,脸上似笑非笑,伸手摁住那只倒扣的碗。

    旁边围观的商户都充满了好奇,急切想要知道李碧存在碗里盖了什么题目。

    陈守严唱了一声:“开——!”

    瓷碗打开,里面是……

    一只小粽子。

    这便是是李碧存给出的作诗题目了。

    今日端午,以粽子为题虽说不上出彩,但也合乎情理。

    陈守严道:“试题已开,按碧存先生定的规矩,我从此处走向大门三十五步,回来时你们应把诗作写好,过时不候。”

    说罢陈守严开始往门口方向迈步。

    当他走出第一步,林宁宴已经开始蘸墨下笔了。

    陈崇章等人随后也纷纷落笔。

    唯有文靖安仍然一动不动。

    文靖安看着桌面上这枚小粽子,大概有了两个作诗的方向。

    其一就是直接写粽、咏粽,这是显而易见的。

    其二就是跳过粽子的表面挖掘背后的历史象征,比如延伸到端午,歌颂屈原等等。

    以他现在的作诗水平,无论选哪个方向来写必然都是入门水准,也就勉强通过县试的水平,跟林宁宴这些人比较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走常规路线,他垫底是垫定了。

    但今天这种场合,他实在不想在陈守严面前丢脸。

    能怎么办呢?

    写诗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也不是现在用力就能挤出来的,他只能另辟蹊径。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