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5页 (第2/2页)
不会太晚。 这便足够了。 —— 李文演没有跟来,可是派来的护卫多到离谱,像是生怕她有半点逃出去的机会。 周妙宛漠然来到了谭府。 府里乱哄哄的,传言四起,婆子小厮们都闹开了,都想离府,可眼下谭家已经被重兵把守,一干人等只进不出,他们如何出得去。 这些时日来,深居简出的谭松正坐在书房中。 说是书房,可房门正对的位置,却是一把剑。 谭松拿着细绸子,慢条斯理地擦拭着昔年陪着他出生入死的那把剑,他大老粗一个,也没给这把剑起什么风雅有寓意的名字。 真打仗时哪有功夫在这儿擦剑呢?能有幸活着回来,返程时浇半壶水酒在它上头,就算清洗过了,所以日积月累下来,这柄剑早不复刚铸造出时那般鲜亮凌厉,可暗红的血色中,开了刃的它更显凌厉。 听到了周妙宛的脚步声,谭松动作一滞,他没有回头,继续擦着他的剑。 书房里没有点灯,屋外的自然光透过大敞的窗户射了进来,空中漂浮的灰尘在光的照射下如有实体,斑驳陆离。 “您知道了吗?您的二儿子,定北大将军谭远行已带兵反叛,抛下北境,兵至腾阳城。” 周妙宛轻轻张口。 苍老的背影忽而一颤,谭松手下没定住,一时不防,被陪他多年的剑刃划破了手。 他不惜掺和进京中乱局,眼下落得如此下场,是他之过。 他无颜面对这个外孙女。 可她居然极为冷静地问他:“外公,眼下有什么办法吗?” 这话问得猝不及防,谭松转身,道:“你是说,如何救谭家吗?” 周妙宛摇摇头:“不,我想问的是,可有办法止住乱局。” 办法……谭松陷入了沉思:“眼下,无非就是两条路,要么逼得北襄撤军,稳住北境,再聚北境援兵反攻南上,要么只能从内部击破。今上乃是聪明人,他会知道如何破局的。不要小觑了他。” 看着比之前还要消瘦的外孙女,原想问她近况,问她可被牵连的谭松张不开口了。 她如何过得好呢? 周妙宛问:“外公,先前你说过,二舅他的命是大舅舅救下来的,他还曾立誓除北襄平天下,这件事情的结果都已经是一个谎言了,外公,你难道一点都不疑心大舅舅的死吗?” 她的话引得谭松往不敢想的方向深思。 可谭松说:“那时他才几岁?如果是他动的手,他得从哪年哪月起就要在我眼皮子底下勾结北襄了?” 有的事情,往往当局者迷,周妙宛顺着自己的思路说下去。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