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穿被认为是傻子以后_第65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5页 (第2/2页)

   天塌了。

    就连苏顺和苏祖父都偷偷摸摸的议论了好久,是否不祥之兆,外敌当前,朝中群龙无首,国之将亡啊。身为读书人特有的使命和忧愁,两父子真的是天天忧心不已。

    而对普通国民来说,皇帝啊,那可是天上的神灵化身,这个当口,皇帝殡天是不是预示着上天已经放弃了国民了。一时间,民间气息低迷,而匈奴则声势大震,又有几座城接连失守,就剩边城在摇摇欲坠的坚持。苏祖母开始在佛堂天天烧上三炷香。

    幸而皇帝临终前留下遗嘱,废大皇子三皇子为庶人,立二皇子继位。这个时候,也顾不得礼法仓促了,大臣们匆匆拉着二皇子穿上黄袍,立刻登基,先把民间风气拉起来,还必须有人主持大局,支援边城守住边防线。守不住,匈奴就要打到京城来了。

    民间听说,二皇子登基,又有新皇帝了,上天没抛弃我们。反正,不管是谁吧,有个皇帝就有了主心骨,民众又有了希望。也许这个新帝真的是天命所归,新帝登基后不久,快要成为孤岛的边城终于传来了好消息,边城刘将军领着众将士,第一次打败了匈奴。而后,刘将军领兵,一路救援,将匈奴大军赶回老家去。

    真的是,普天同庆,闻着落泪,终于不用担心成为亡国奴了。一时间,民间边城刘将军声威之盛,直逼帝王,甚至有那迷信的老妇人,纷纷给刘将军立起了长生牌位,还听闻刘将军身边有一名苏姓副将,运筹帷幄,料事如神,一并立了。

    苏祖母在给皇帝烧完三炷香之外,还特地的祈求神佛保佑战神刘将军。

    而然,在这盛平之下,苏祖父、苏顺之类的读书人,眉头却没有松开来,这功高震主,不是好兆头啊。正所谓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古来功高震主的大将,秦之白起,汉之韩信,有几人有好下场。

    有识之士仿佛看见历史再演,一时之间,拉出个读书人出来,都能说出两句,人人都指点江山,激扬朝政,仿佛三公九卿都在吃干饭。

    就在此时,朝廷发布政令,加开恩科。据说,就是因为朝廷部分官员整日钻研一些风花雪月,尸位素餐,甚至有那户部尚书有意耽误军粮运输,导致边城差点陷入绝境。当然,这些恶人们是瞒不过圣上眼睛,已经被全部千刀万剐了。但是,圣上决定肃清朝廷风气,新开科举,选拔有识之士。

    此令一出,一时之间,民间痛斥罪臣,盛赞帝皇盛名,对恩科充满期待。民间来了新风潮,至于刘将军,哦,刘将军啊,仗不是已经打完了吗,没有将军什么事了。现在的新话题是皇上和恩科。

    苏祖父和苏顺听闻新帝圣明,吊着的心方才落下来。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