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4页 (第1/2页)
但是,不管来人是谁,沾亲带故的、非富即贵的、苦苦哀求的,苏家一律严辞拒绝了,无一例外。连之前一直上半天课的苏家学堂,都停止了。 众人苦思不得其解,而此时,苏家。 “大夫,怎么样?”苏祖母拦着大夫,焦急的问到,病床上,苏祖父正陷入昏睡。 “苏老先生的身体,日渐衰竭,如今已呈现油灯枯尽之势。吃药,不过是尽量减少他的痛苦而已。”大夫沉重的说,“家属,要做好准备。” “怎会如此?怎会如此?”苏祖母瞪大眼不敢相信,一个站立不稳,险些瘫软在地。 “娘,娘,你怎么了?大夫,帮我们看看娘。”沈氏眼疾手快的扶住苏祖母,急急忙忙喊到。 于是,大夫还没有来得及写下药方,又多了一个病人。其实,就是痛极伤心而已。 安置好苏祖父、苏祖母,沈氏眉间忧色渐重。 “娘,请姑妈和姑丈过来吧?现如今,顾不得了。”苏明月皱着眉头,提醒沈氏说,“还有,是不是要派人通知我爹。我琢磨着,爹应该是要回来。” 按照苏顺的性子,如果见不到苏祖父最后一面,会成为苏顺一辈子的心病。但是,苏顺刚入官场,根本没有存下假期。加之苏祖父现如今情况,也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能处理好。很可能,只能辞官了。 于是,满心喜悦的苏姑妈,就这样迎来了沉痛一击,顾不上仪态,苏姑妈急急忙忙飞奔回家,苏姑丈在身后跟着追都追不上。 回到娘家的苏姑妈,听了沈氏的转述,先是痛哭一场,然后,在商量要不要通知苏顺时,一直咋咋呼呼的苏姑妈,立刻点头应是。 七日后,京城。 苏顺递完辞职文书,准备交接,刚好在外边遇到工部尚书。 “苏翰林,你真的要辞官回去?”苏顺在京城待的时日尚短,除了翰林院的众人,也就是当日的工部尚书比较熟悉了。 “尚书大人,多谢关心,但家父病重,我身为独子,是一定要回去的。”苏顺坚定的说。 “那苏翰林一路保重。”工部尚书也不多劝说,只抱拳到。 苏顺举手抱拳回l礼,神色凝重,步履匆匆。 待苏顺走后,工部尚书转角恰好又遇上户部尚书,二人闲聊,户部尚书问到,“那苏翰林,辞官了?” “是呀。这老父病重,苏翰林可不就回去了。”工部尚书拢着袖子施施然而走,“就是这树倒了,树下的花花草草要遭殃喽。” “可不是,”户部尚书回到,“无人震慑,不就是任人采摘了。得到多少,怕是全吐出来都不够了。” 两个政治老狐狸,打着旁人猜不透的谜语,感叹两句,又各自分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