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8页 (第2/2页)
侯的, 毕竟他和镇北侯世子的关系确实好, 对方是他的朋友也是他的亲信。 不过皇帝似乎是打定主意要对镇北侯下手了。 他当时已经大怒,不过是因为叛乱的事情还没有解决,才暂时没有发作。 等安排好了安乐王去之后,这件事就又提了上来。 太子自然是想尽了方法, 帮忙拖延和替镇北侯说好话,在当时定下了基本的决策, 同时也制定了备选的方案。 很显然, 正面的方法, 最后是失败了的。 皇帝最后震怒了, 直接在朝堂上说了谁要是再替镇北侯说话,那就不用再来了。 倒是也有几个顶着压力上前说了, 当场就被拉下去了。 皇帝本以为杀鸡儆猴之后,也就不会再有人说什么了,但是易越之还是挺身而出来劝导了几句。 毕竟是太子, 是皇帝的儿子,最后被关了禁闭,不让他离开东宫。 而镇北侯府, 则是在之后便被士兵团团围住了,接着就是皇帝给镇北侯发去的召回令。 谁都看得出来,皇帝是真的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已经顾不上什么了,一心要问罪镇北侯。 但是事实上。 皇帝将兵权看得极重,但是到底是不可能全部把持在手里,特别是他还要过潇洒的生活时。 岳安城附近的几个拥有兵权的机构倒是不用说了,他死死把控着,但是像镇北侯这种待在边疆的,就是在是不好说了。 就算是谁都说镇北侯是个愚忠的人,在遇到明显可以证明镇北侯有问题的时候,皇帝还是被引诱到了。 但是一个人装起来,大概能把他自己都骗了。 他本质上忽略其中的疑点,以及将镇北侯召回后可能导致的北筱那边的风险的原因,都不过是他已经逐渐忍不下镇北侯了。 在镇北侯镇守北良的这么些年来,北筱时不时就会派人前来,大大小小的战役不少,他手底下的兵全都是见过血的。 而这些战役带来的是真真切切的战功,是周围百姓的崇拜。 甚至于因为皇帝的昏庸导致大邕各处贪污腐败,民不聊生时,镇北侯所在的北良地区反而成为了最有秩序,百姓最能生存的地方,这种消息慢慢传着,其实皇帝也是有所耳闻的。 皇帝对镇北侯的忌惮一直很深,而且这种忌惮是随着时间越来越深的。 现在叛乱起了,还和镇北侯有关系,他自然是担心对方有什么想法,但是主要是他脑子里一瞬间便意识到了,这是个让镇北侯回来,处置对方的好机会。 至于镇北侯死了之后,他完全可以再派另一个亲信去,再封上一个镇北侯的爵位。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