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9页 (第2/2页)
,但是像礼部尚书这种程度的,可以容忍,子钰说过,官员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 礼部尚书这个人,做事清楚,不拖拉,为官多年还能保持底线,实属不易。在官场这个大染缸里,喜爱书画算不上太严重的毛病,而且他这人胆子小,敲打敲打,还是可以用几年。 兴顺凭借自己领悟出的帝王心术,游刃有余的给礼部尚书画下了不可跨越的界线,并解决了刘太后催婚的事。 懂事的礼部尚书一回家,便把家里的烫手山芋又送回了刘侯府,急着抱孙子的刘太后在刘侯夫人入宫后才知道他没用,愤愤骂了几句,却还是无可奈何。 刘侯夫人看太后这般着急,想到自己的小女儿正在宫里,眼珠一转,道:“臣妇说句不好听的,礼部尚书大人虽得用,可毕竟不是陛下心里最要紧的大臣。娘娘若是着急,何不请栾大人劝劝?” “他?”刘太后闪过一丝厌恶,虽然知道自家儿子和栾子钰没有过多感情,但是对他的取向,还是有所膈应,而且自己先前还杖责于他,如今怎么好低头,开这个口。 刘侯夫人不知道这里头的事,还以为太后是对栾子钰与宁仇的事反感,起身凑到了她的耳边,低声道:“栾大人确实有些混不吝.色,可也找了人,比起陛下这样的清心寡.欲,总还是好些。再者,陛下与栾大人算是同龄人,定然比尚书大人更会劝些。” 刘太后神情犹豫,“只是咱们家同他,也没个面子情,怕是不好开口。” 见太后被自己说动,刘侯夫人更积极了,“娘娘忘了?栾大人南下办的案子,和咱家正好有些关系。而且,刘铃那不成器的,当日正好关在栾大人旁边,也算谈的来。” 最终,给兴顺找个皇后的念头,还是战胜了对栾子钰的厌恶,在刘太后的默许下,刘侯夫人一回府,便叫回了在外玩乐的刘铃。 那刘铃也是膈应,因栾子钰同宁仇的关系成了明面上的事,他最近甚至没去找栾子钰,要知道他们南下回来后,刘铃还特意三番五次的去请栾子钰,一是为了答谢,二来也是喜欢栾子钰的为人行事。 只是父母有命,不可推辞,刘铃愁眉苦脸的写了一封请帖,让人送去了澜院。 恰逢休沐,栾子钰想着自己与小皇帝的关系亲近,自己对刘家,也该亲近些,且他是个男人,没必要记着刘太后那些小事。 至于宁仇,则是因为安排荣王进京事宜,被迫加班,只能让人带着周九戈,一道出去。 栾子钰坐在马车里,低头瞧了瞧徒弟纯洁无辜的小眼睛,带着孩子去参加是有点不太合适,但这样至少能让宁郎安心办公,唔,那就带着吧。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