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4页 (第2/2页)
“昨日的消息早有文官派人八百里加急往回送,等消息抵达,朝中的风向,怕是要和谈。” 荣王比任何人都希望栾子钰能过来,也不是指望他能给军队带来什么变化,就是觉得栾子钰的性格绝不会让明显占有优势的大宓再退回线内,做个乖巧的兔子。 果不其然,栾子钰冷笑一声,“早晚要让陛下把那些主和的文官丢到前线不可!” 这脾气秉性浑然天成,端的是肆意无拘,全然不把自己当文官看,岳先生虽是第一次见到真人,却有种这人合该如此的想法,“咱们这些泥腿子自然不愿和谈,可战事一起,只怕没个三五年是不能结束的。” 虽说武将有个憨厚、没心眼的人设在外头立着,但要真是如此,自诩聪明绝顶的文官,还不早就充了元帅、将军的名头,在边疆挥斥方遒,哪有武将的立足之地? 岳先生口中之意,自不是那么简单,他那明摆着是存了先斩后奏的念头,但又怕一开打,被京城里的知道了,不仅师出无名,还要担着吃败仗的风险。 大家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赌不起。 是以,在鞑靼选择退兵而不是进攻后,荣王才没有乘胜追击,和宁仇来个前后夹击。 这就失了先手,以后要想再有这样好的机会,恐怕难了。 栾子钰一路进来,虽然有些走神,但大体上还是在线,士兵们各个斗志昂扬,此刻放出去,定能咬下鞑靼的一块rou,可惜没个借口。 “这城内可有像鞑靼人的中原百姓?”在来的路上,因在出发前与兴顺帝约好,一旦前线有消息传回,定会飞鸽传书予他,所以在没有收到任何一封关于战事的密信后,栾子钰心里就有了几个预备方案。 坐在左边第三位的华副将当即起身,华氏一族久居边疆,他的父辈当年受过栾公的恩情,早前知道有栾子钰这个人时,还以为是栾氏血脉,便留心打听过。 在旁人嘴里,他栾子钰行事张扬肆意,随心所.欲,仰赖皇上信任,便毫无忌讳,今日一见才知,有些人在旁人的口口相传里,还是被弱化了。 这位爷,哪里是什么毫无顾忌,根本就是个无法无天的。 “两国未起纠葛之时,此处曾是双方商队进行交易的地方。战事一起,城门落钥,有不少鞑靼人没能及时出城,被衙役暂时抓到了大牢里。大人若有用的到的地方,下官这就让人趁着黑夜将人带来。” 栾子钰本以为自己还要说服营帐里的武将们,没想到这才起了个头,就有人帮衬,将视线投向讲话的华将军,意外的收获了一个和善的笑容,双眸含笑的还了一个,“如此甚好。”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