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9页 (第1/2页)
这件事情,她与王焕也商量过,王焕嘴上没说什么,但石聆看得出,他心里是松了口气的。 她是一颗危险因子,她退居幕后,于王焕、赵幼贤等人都是一件好事。也就只有林方胥和五公主闹了些别扭,他们觉得,以石聆之才,只做个内宅女子,着实可惜了,但也不曾怨怼石聆的退出,只是慨叹石聆生不逢时罢了。 石聆告辞后,蔡徵看着这个背脊笔直,自始至终不卑不亢,认真做事的女孩子,又是一阵叹息。他在朝多年,也曾意气风发,也曾壮志酬筹,只是最终都被这官场的蝇营狗苟磨去了棱角,成了如今的老好人蔡尚书。他深知朝廷缺少的正是这样心无旁骛,气节端正的年轻人,可偏偏哎。 哼,既然这么舍不得,又装什么大方?把人留下来不久得了。 屏风后,有人冷哼着踱步而出,一脸不苟同。 蔡徵没好气地白了那人一眼,冷笑道:你这个老家伙,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就是不肯承认一句你看错了! 胡说!我哪里看错?明明有报国之才,却一心自保,临危退步,到底是妇人之仁! 哼,空付了一身才华! 顾瀚之甩袖。 面对这个固执的老友,蔡徵也是无奈。要顾瀚之嘴上服软,那真是比登天还难,不过这个老家伙如今肯亲自登门,也算是翻过昨日风雨了。好歹是多年的朋友,自己也不好不给他这个台阶下,于是蔡徵哼哼两声,没回应,也没打击。 蔡徵坐下,喝了口茶水,忽而面色凝重。 我虽看不上那丫头,但是她今日有一句话却是和我想到一处。顾瀚之抬头,我今日来,便是要提醒你此事。 相交一场,便是立场不和,顾瀚之到底也不愿意看蔡徵大祸临头。 我知道,蔡徵也是叹气,你是担忧功德券落在太子手里。 年迈的顾瀚之垂下眼帘。 他一辈子忠君爱国,为朝廷鞠躬尽瘁,可是就算是他也不得不感慨,天不佑明珠啊。 先帝一代明君,开疆拓土,而后景仁帝虽不及先帝果决,但在沈国公势力压迫下也保持了朝堂制衡,可到了太子这里 便是忠于皇室如顾瀚之,也不得不忧虑太子如今的位置。 太子实在太依赖沈家了,沈家如今已经权势滔天,野心勃勃,太子与国公府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如今的国公府虽然是站在太子一方,可是一旦太子登基,沈国公真的安心于只做一生的富贵王吗? 若真如此,他早就是了,又何必与相府斗成如今的局面? 作者有话要说: 最晚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