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6页 (第1/2页)
天下名士,闻风而动。 …… 半个月后,一个青年人风尘仆仆地赶到了西北军大营。 他并非孤身而来,而是由远在凉州的郑礼亲自派人,护送他到达营地。 “郑先生说,此人是可用之才。”负责护送的士兵拱手,“主公可试他一试。” 来人姓舒,名弘深,字远扬,自称陵县舒氏家主。 “陵县不是在南边吗?”谢韫之问他,“怎么先去了凉州?” “这个说来话长。”舒弘深苦笑。“三十年前,新朝初立,先考被强请出山,入朝为官,后又因触怒先帝,被贬西北……后来定居宁州,至今已有近二十年。” “原来如此。”谢韫之叹息。 “不久之前,在下曾在宁州与主公有过一面之缘。”舒弘深眉头舒展,笑着道,“说起来,主公还是在下和舍妹的救命恩人呢。” 谢韫之仔细回忆了一下,突然想起来了。 “哦,你是那个……”她问,“长生牌位?” 当日岱钦图率一万精兵包围宁州,她率兵解围,在鞑靼手中解救下一群晋朝人,其中有一对兄妹喊住她问她姓名,说是要给她立长生牌位,被她拒绝了。 “……是。”舒弘深顿了一下,面露尴尬之色,“……当日在下见主公气度不凡,想要结识一番……” 没想到,理由没找好,被人家拒绝了。 “哎呀。”谢韫之给他倒了杯茶,“原来还有过这般交集,可见我与先生实在有缘。当日不知内情,便以茶代酒,向先生赔个礼。” “主公言重了。”舒弘深摇摇头,直接切入正题,“来之前在下和郑先生简单聊了聊,对于用兵上的策略,在下一窍不通;但对于用人,倒是略有心得,不知主公可愿一听?” “先生请讲。” “在下以为,用人有六策,运筹为首,权责其次,辨才、育才、考校、赏罚四策为辅,方能知人善用,人尽其才。” 舒弘深和谢韫之谈了很久。 从理论谈到实践,又聊了一些对当前局势的看法,对彼此都有了一定了解。 谢韫之觉得舒弘深此人的想法相当超前,体系还是很清晰的,放在她那个时代,怎么也能当个高级HR。 舒弘深没想到,她居然对于如何用人也有相当深刻的了解,而且似乎经验还很丰富。 他原本就对她的一系列基建民生政策多有赞许,一番交谈下来,更是心悦诚服。 足足聊了两个时辰,直到天色将黑,谢韫之才起身道:“先生远道而来,一路辛苦,我送先生前去安顿。” 舒弘深也起身,对她郑重下拜。 “在下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