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4页 (第1/2页)
便是还要有人喝汤,左手切rou,右手盛汤,眼睛心里计数打码子,是半分都不会出差池。 王元正每天都在珠市口摆摊。 这么多年,世代做这手艺,老老小小的客人们也是一代传一代。 有的老爷子是看着他长大的,王元正也看着人变老。 每天都是一成不变的日子,架上锅,切着rou,数着码子收着铜子。 这日子没什么不好的。 王家世世代代都是这么过的,从曾祖父到祖父,从祖父到父亲,如今父亲过世,这担子又传到了王元正的手里。 因为出生那天是元正,所以他的名字就叫了元正。 尽管如此,就连王元正的妻子,邻人,大家都以为王家世代做这个瞪眼食。 底层的老百姓,有这一门手艺在日子就不算难过。 民以食为天,不管怎么样老百姓都得吃喝。 每日摆着马rou脯摊子,王元正唯一要忧心的事情就是今天收到的rou成色如何。 虽然卖的是马rou脯,但王家这小打小闹的,自然不可能有专门的作坊,而是去马rou作坊收了现成的rou回来加汤再行烹制。 马rou作坊向外贩售的马rou,乃是马rou作坊收来的死马,死骡,还有混血马杂等等。 即便是如今又有了火车,洋车,洋汽车,胶皮车,电车,还有那叫什么西洋摩托的,但牛马依旧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更不可能如鸡鸭猪羊有专门用来饲养吃rou的。 王元正根据从马rou作坊里收来的rou,那都是经过第一手工序,煮熟的,每日要看看是马是骡子,还是其他,他再根据家传的手艺烹调。 死马死骡子的rou,那些达官贵人惯来是不会吃的。 但不管是面对什么客户的吃食,终究是要看味道和手艺。 王元正家里世代相传的瞪眼食,他如今也做了二十年,旁人都以为这买卖摊子定然会世代的做下去,珠市口的街边几十年如一日地有着马rou脯的摊子。 但王元正不想,他从儿时就跟着祖父,父亲摆摊。 如今四十年眨眼一挥间,日复一日,每一日都过的没什么分别。 案板上打码子的铜钱磨得愈发光亮,连字迹都快要磨平了,每天在耳边都是来吃马rou脯的客人们吧唧嘴,绕着锅,忒喽忒喽的声音。 王元正攒了一些钱,世世代代的马rou摊子,每日进项都是小钱,但年年月月的这么下来,积攒的数目不小了。 王元正想要盘个铺子,但这吃瞪眼食的都是绕着锅吃,偌大京城里也不止他这一家的瞪眼食。 这若是开个铺子,还怎么赚钱? 马rou骡子rou做了这么多年,熏酱做汤的手艺,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