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全家都带金手指 第78节 (第2/2页)
“我和你说,将喜榜贴在游寒村是一样的,童生在这里住,这位就是咱头名大童生的老丈人,亲的。” “嗯那,那真是嘎嘎亲。在这吃,在这住。” “该怎么和您二位形容呢,那亲的,有的那亲爹娘都赶不上这位老丈人和这位丈母娘对童生的付出。” 那真是,“呱呱坠地就把屎尿……”不知是谁说了这么一句,被旁边人及时拍了一巴掌。 你那也太夸张,呱呱坠地那是亲娘,别往那上面扯呀,本来人家官爷就惦记去青柳村。 那咋说啊。 那日左家买骡车,朱兴德给大葱的那位老大娘站出来了,你们不会形容,我来: “为了让罗小子好好念书,他们这对做岳父岳母的老两口呀,不容易。那真是种菜煮饭洗衣裳,是活就不让那小女婿干。还考虑样样都周到,接送女婿去书院。” 大娘卡住了,你来,换下一个。 住西院的李婆子,今早才闻过左家的香味,此时却拍着巴掌激动道:“对,为了送那大童生,往返奔波不辞劳,细面精米给女婿,他们老两口只吃咸菜窝窝头,天长日久管温饱,你就说吧,亲爹娘也就这样了吧,给管饭,就连夜里?” 夜里也没别的事呀,她没听着。 完了,又编不下去了。 这可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也是左姓,左撇子该叫声大爷的老爷子在人群中抢过话说:“夜里还不舍点灯油,一光一亮都给他们姑爷留。” 灯油要留给小女婿照亮看书。 左撇子和白玉兰,包括平日里满嘴胡话的秀花都听傻了眼。 相信哪怕大德子在场,也会甘拜下风。 要不说呢,群众的力量才是强大的。 游寒村的村民们,齐心协力给左老汉和白玉兰戴高帽、唱赞歌,夸这一对朴实的农夫农妇,培养出一位出类拔萃的女婿。 他们非要让两位官差听听这份含辛茹苦,听听这份对女婿深沉的付出。 就不信那个劲儿啦,都付出成这样了,到了该收获的季节,你咋能好意思只找童生的亲爹娘呢,是不是也要让这对有涵养之德的岳父岳母也借借光才对。 总之,喜榜必须留下,先给这两位官差听的心一暖,心一乐,再加上他们没撒谎,罗峻熙本来最近日子就在游寒村住,保准差不多。 果然,两位官差再次确认,罗童生住这?那好吧,着急回去又等不及罗童生归来,就由岳父在这单子上代……说到这,一顿,识字吗? 村里人大笑:说的那叫啥话呀,撇子是俺村里有名的知理识字,罗童生能有今日,那是家传。 白玉兰离左撇子最近。 看到她老头子一手把着袖子,那袖子其实不长,还沾着泥,并不需要把着,但那叫摆出读书人写字时的模样。 当看到她老头用左手提笔写下名字、代小女婿收下喜榜时,白玉兰清楚地听到左老汉的哽咽声。 她也立即跟着抹上了眼泪。 没有儿子,女婿却给老头子机会在父亲那一栏写下名字。 村里人又笑了起来:“快看看,那是喜极而泣!” 接着里正卡戳,按手印,交接喜榜。 喜榜愣是没让贴在左家大门上,全村一致闹轰轰要求,让贴到晾晒麦子的大晒场上。 秀花头一回不好意思,招呼她女儿女婿跟上,别光顾着高兴,找到里正道:“他五叔,你能不能派个腿脚快的,去青柳村罗家送信,这大喜事,必须要让我那罗家侄女也立马知晓。” 左撇子和白玉兰急忙点头:“对对,让我们亲家母和小麦快回来。” 第八十九章 一人得道 游寒村里正叔,这一瞬真觉得秀花眼里挺有事儿的。 不像村里有的那婆子只顾瞎凑热闹,东家长西家短,说没用的话可来劲儿了,有用的事一件也想不到。 甚至,在他看来,撇子那老岳母,比有的那没见识的男人做事还周到。 比方说,像是之前,撇子签名又接过喜榜过于激动,和撇子媳妇站在一起只顾喜极而泣,撇子那丈母娘却消声转身进院儿。 就在他惦记着帮撇子先垫上喜封钱,不能让两位官差白跑趟腿时,撇子那岳母又出来了。 不知从哪翻找出的红布,用红布包的银钱,包得正经挺像样的。 他离得近听的清楚,人家也没抢那风头,而是将那红封递给撇子,还一边脸上全是笑容,一边特意压低声嘱咐:“你去给,快点儿,说点儿好听话。” 他那侄儿撇子这才一拍大腿,瞅那模样就知,这才想起要给红封的事。 “包多少银钱?”他实在没忍住就小声问了。 “二两,一人一两银钱,他五叔,你看行吗?要是不够的话,趁着人家没走,我赶紧的。” 他当时瞟眼那老太太,说心里话,很出乎意料。 那哪是行吗,简直是太行了。 他以为秀花至多拢共能拿出半两就好不错了。 还想着劝两句,拿少了磕碜。 咱不能用过日子那一套省这银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