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全家都带金手指 第397节 (第1/2页)
第三百六十八章 等你爱我 “德哥,前面有老乡将路给拦上了,指名说是要找你。” 朱兴德闻言,眯眼看向前方拐弯路口,确实有一些老乡打扮的人等在那里,他心里有些疑惑地驱马上前。 “何事?” “朱、朱将军,您还记得民妇吗?当初我家那口子随你走时,我还拦在你面前哭闹过。” 妇人为让朱兴德看清她脸,边说话边急忙将头巾子摘下来,将整张脸露出来。 而且提起哭闹那茬,随着说话,皴裂的脸颊也随之泛红。 说实话,朱兴德已经不记得这人是谁,他这段日子见的人太多了,遇到的事更是不计其数。像是妇人哭闹耍泼这种小事情,他没精力多留意。。 但朱兴德看眼带头的妇人,又看眼妇人身后那些憨实的面孔,还是微点了下头。 妇人一下子变得开心起来,说话的语气和表情也变得丰富多彩: “呀,朱将军你真记得民妇。 那啥,这不嘛,俺们这些家男人当初都是随你走的,听说他们眼下不仅保住了命,而且还出息的没法,已经被留在谭家军吃上了官粮。 俺男人来信说还做上了小头头,手底管着二十多人。 给我高兴的呀,先是乐的直抹泪,后来想他挣军饷归家好盖新房子就睡不着觉……” 妇人身后一位老汉抢过话道: “还有俺小儿子也是。 娃子来信了,说在谭家军吃的饱赶明还发衣裳,往后好好干备不住还能再进一步。 所以俺们这些家凑在一起左思右想,咋寻思咋都要当面感谢您一回。 要不是您眼神好使,发现了咱娃还能有上阵杀敌的能耐,哪有今天的好日子。 您不晓得,咱以前就是普通山里人家, 日子过的堵得没条缝隙, 日子过的不好看,在村里走路都要低着头。可眼下山下的里正都要高看俺们一眼的。” “是啊是啊, 就想在这岔道口等着您,和您说声谢谢。” 朱兴德心里有点儿意外,没想到寻他是这个原因。 他面上露出了笑:“你们已经收到家书了?” “收到了,大军前两日出来采买酸菜, 这不咱屯子离得近?就帮忙给捎来的信儿。里正特意召集俺们给念的书信。” “那就好。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你们知道他们平安了,比啥都强。” 朱兴德本以为勉励几句就可以离开了呗。 可最先说话的妇人却不让朱兴德走,“朱将军, 您别着急赶路, 您等会儿。” 说完,手伸到背后招了招,像是在对什么暗号般。 忽然,几户老乡家派出代表, 将几个包裹硬塞到朱兴德怀里。 朱兴德本能的手握虎枪, 差些伤到这些老乡。 他实属没想到,老乡们送礼能热情到直接往怀里塞。 “不是什么值钱的, 您快拿着。” “这可不成。” 妇人急了:“不成啥呀不成, 必须成。又不是什么值钱的物什,就是俺们几家攒的毛皮而已。您别推辞,这是心意。您要是觉得不好看,就对别人说这是干粮。俺们绝对不往外说, 没人知道,您快收下了吧。” 朱兴德不得不招来几位人手, 示意手下们将包裹一一还给老乡。 他笑道:“老乡们,大家的心意我收下,毛皮就算了。你们各家的男人、娃子能有出息,那也不是我的功劳,那是他们敢拼敢杀搏来的, 说明我当初没看错人, 我很替你们高兴。” 说完, 再不能耽搁, 朱兴德重新上马。 几位手下拦着老乡们,指挥着队伍继续前行。 朱兴德骑在马上对那几家挥了挥手。 所以老乡们最终也没送出去礼,只能眼睁睁看着队伍从面前路过。 “多好的人呐。”妇人喃喃道。 “和咱以往听说的那些当官的不一样, 说话也好听。” “娘, 军爷说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啥意思?” “是好话的意思。大娃,回头等你爹挣了军饷拿回家,娘就送你去念书,到时你问问先生是啥意思,回来讲给娘听。” 几岁的孩童穿着补丁打着补丁的破旧棉袄,闻言笑弯了眼睛拍手道:“我还要对先生说这话是军爷亲口讲的。” 而以上只是其间一个插曲。 一路上, 像这样的小插曲有很多。 “你们是从边境回来的军爷不?刚下战场?” “是啊。” 然后众人就见路边的老乡们激动了。 老大爷挥舞着两手喊道:“快些抬热水。” 一个个装满热水的木桶被老乡们挑来,热情邀请队伍里的众人给水囊装满热乎水。 朱兴德扫眼路边几个火堆, 火堆上正架着大锅烧水,还有几桶凉水摆放在一边。 他又看眼四周,一眼望去全是光秃秃的荒地。 想必最近的村落也要个八时辰才能走到。 看来这些老乡是挑着水、带着锅, 扛着柴特意等候在这里。 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