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5页 (第2/2页)
父被人弹劾的原因。 司马池来之前,杭州官场同苏州一般,犬马声色纵情享乐。当地的知州与判官常常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衙里的同僚也不仅仅是上下级办公关系,反而在放衙后,一同约着吃花酒,逛花楼。 司马池先前在同州时,早听闻过杭州的奢靡风气。后来他又被调到了杭州,自然想废了这股不正之风。 刚来时,他还能勉强做做样子,五日十日一次宴。后来发觉这帮子同僚实在是贪图享乐,办事效率还提不上去,司马池干脆表明自己的态度——不愿半些无意义的联欢酒宴。 那时司马池针对此番现象,专门开了个会。会上尽是对不正之风的讽刺。可他口中罪大恶极的不正之风,正是无数官员的心头好、掌中宝。 那些官员心里自然不乐意,心里噎着恶气,面上还得恭维地说声知州英明。 这些怨气碰见了添置弓手的事,一下便燃了起来。官家要添置弓手,对此甚是重视。一些官也想趁此捞一笔钱,毕竟财路是中央光明正大开来的,谁不想趁此东风赶紧往上爬爬? 无论是地方官还是转运使,都想着捞一笔油水,日后也能往好地儿调调。可这番美愿直接被司马池给断开了来。司马池在衙里明确表示,不会添置弓手,不会做不利于百姓的事。 那些官可不听他这番正派话,只觉得人虚伪无比。当官的,谁心里没装着百姓呢?只是眼下“食不果腹”,谁还天天把百姓挂在话头上,不顾自家的死活呢? 正巧又碰上两位转运使看不惯司马池的作风,这么一联合,折子直接送到了官家手里。 司马旦知道这背后的原因,尊重老父的选择。司马光知道背后的原因,一时间心里又是心疼又是愤懑。 “凭什么?”司马光问着,“凭什么小人做恶四处乱窜,君子之辈却要忍受莫须有的罪名,苟延残喘?” “小人四处乱窜?难道我辈也要同小人一般,口腹蜜剑,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么?”司马池瞧着司马光一脸愤懑,说话开解着。 司马光怔了下,一时不知如何言语。 “罢了罢了,官家的旨意,我们接下来便是。”司马池叹气,又道:“回去后同家里人说说这事,不用说大多,让他们做好准备就好。” 不过还未等院里的人忧愤几日,事情的转机又出现了来。 作者有话说: 第98章 虢州 那两位转运使正等着官家贬司马池的官呢, 谁知彼此身上都出了案子。 一位转运使牵涉到了偷盗案里,一位会折在了不成气的亲戚身上。这两位的赃私罪可比司马池被告的那两条公罪给厉害得多。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