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八零之女配重生当学神 第133节 (第3/3页)
保证加班的工人们依然能过一个好年。 至于她自己,反正父母和meimei都远在京城,也根本没有过年的想法,年夜饭都是在厂里跟工人一起吃的,也挺热闹。 等到晚上十点来钟,今年的事情才终于忙完,井媛推开门,准备踏着雪往家走,却惊讶的看见一个不该在这里的人正等在门外,一看见她,就露出殷勤的笑。 “你到厂里有事?”井媛话一出口就意识到自己问了一个傻问题,又看了周围一眼:“你在外头等多久了?” 张成栋憨憨的笑:“没等多久,我怕进去打搅你。” 井媛一笑,问:“有什么事?” “这不是过年了嘛,知道你一个人,又没时间买什么,所以给你提点点心过来,免得夜里肚子饿。” 井媛:“我爸妈去京城之前早就把点心盒子填得满满的,饿不着。” “那也是我的心意。”张成栋嘀嘀咕咕的小声说。 “你说什么?”井媛没听清。 “没,没什么,”张成栋支支吾吾的,“天晚了你一个人走不安全,我陪你一起吧。” “就在厂里有什么不安全的。”井媛好笑,也没拒绝他。 今天的雪不小,两个人一路走了十来分钟,张成栋嘴贫,就这么说了十来分钟,几乎一刻都没停。 等到井媛快到家了,他才突然回过神,不好意思的笑:“我话多,你是不是觉得烦了?” 井媛摇头:“我今天说话太多,现在听听你说话,还挺好的。” “那,那就好。”张成栋傻呵呵的笑。 把手里的点心硬是塞给井媛,又看着她上楼点亮了灯,张成栋才转身离开,井媛站在窗边上,看着这人离开的背影,嘴角忍不住微微弯了起来,又摇摇头,转身烧热水洗漱去了。 过完年,井熙的父母只在京城多呆了三天,就惦记着厂里的工作,急急忙忙回去了。 井熙把二老送上车,转身又开始没日没夜的泡在实验室里。 事实证明,艰苦的努力,正确的方向,以及充足的经费,终究能得到回报。 之前一个个项目都在卡壳,但是能到出成果的时候,又是一个个的开始井喷。 最开始被攻克的是瞬态全息干涉计量,井熙把这种非接触的测量方法应用在对准系统上,极大的消除了系统误差。 蒋芸那边深紫外光没有太多进展,但是紫外光源已经到了可以被成功应用的程度,对于目前百纳米级制程的精度要求,已经尽够了。 井熙带着这些新成果,很认真的和钱教授谈了谈,大概一个小时以后,钱教授又带着她去找了院长。 “光刻机……你真的决定要做这个?”院长迟疑道,“国家目前的经费有限,只能集中投入几个重大项目,光刻机的研发,已经被半放弃了。” 光刻机rou眼可见就是一个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项目,鉴于其复杂程度,还需要大量顶尖的高科技产业的支持,比如更好的光学镜头,更优秀的液压和控制系统。 相比起更加紧迫的航空航天,或者是重型装备研究,看起来效益更慢,而且国内需求并不太迫切,还可以通过进口解决的芯片问题,自然被放在了后头。 “我觉得这个项目我能做出来,”井熙胸有成竹的说,“我能自己解决一部分经费,但是也希望校方和国家的资金支持。” 简单算算就知道,这绝对是一个研究时间超过十年,每年投入经费过亿的大项目,井熙一个人可负担不起。 院长还在犹豫:“你……真的能做出新一代光刻机?” “肯定可以,”井熙点头,“我手里的技术积累已经够了,只是还需要一个对液压和控制系统比较有经验的实验室合作。” 一台先进的光刻机需要多个行业的顶尖技术结合,才能去挑战芯片生产这个及其精微的领域。 “合作倒是好办,钱教授就可以帮你联系,”院长说,“院里可以先帮你解决两百万的经费,要是你真能做出原型机来,就算是拉下我这张老脸,我也一定帮你在国家重点专项基金里,狠狠要一个位置过来。” 国内放弃光刻机的研发,主要是因为花费太大暂时又看不到什么成果,但要是井熙真的做出了世界领先的原型机,重新排序也不是不可能的——就算是把引进国外光刻机的钱拿出一部分,也很不得了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