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3页 (第1/2页)
如今在这一片办流水席的多半是林悠然教出来的,大伙存着感激之心,怎么可能收下赵氏?赵氏挣不到钱,又不愿做农活,只能日日到县里晃悠,假装忙碌。 不光是她,那个和蒋厨子勾结抹黑河沿儿食肆的翟韩氏也没落到好。 她被村里人指指点点,再也伪装不成慈母了。翟郎君趁机和她分了家,将新妇接到保州,夫妻两个租下一个小小的宅邸,过起了平淡却温馨的日子。 转眼到了下元节。 当地习俗,这日忌杀生,民间工匠要拜祭炉神,也就是用炉子炼丹的太上老君,家家户户用红豆和白面蒸“豆泥骨朵”。 食肆中也应景地蒸了一笼,崔娘子手巧地将面团捏成了四季花朵,春有桃花,夏有芙蕖,秋有金菊,冬有红梅,红艳艳的豆泥刚好做点缀。 孩子们一人捧着一个,吃得香甜。 林悠然再次拿出一份契书,是给林阿姑几人的。 “按了手印,以后jiejie们就成了河沿儿食肆的小东家,除了每月的工钱,还能拿到分红。” 不用想就知道,妇人们一定会拒绝。不是不愿意,而是这个诱惑太大了,她们不好意思接受。 林悠然早就想好了说辞:“jiejie们先别忙着拒绝,我也是有私心的。若有了分红激励,大伙就不是为我打工,而是为自己打工了,谁还好意思偷懒?不光你们,将来再有了新员工,只要考核通过,也是这般待遇。” 只有让合作伙伴赚到钱,自己才会源源不断地有钱赚。这是林悠然的赚钱小窍门之一。 妇人们心情复杂地按下手印。 上次按手印,还是得知丈夫战死,在衙门领取遗物和微薄的抚恤金的时候…… 已经许久没想起从前了。自从来了河沿儿食肆,已经渐渐忘了伤心忧虑,因为每天都过得充实忙碌,根本没时间自怨自艾。 “下雪了!” 下元节的初雪,预示着整个冬日的好运气。细细的小雪粒飘飘洒洒,在屋檐落了薄薄一层。 林二丫目光灼灼地望着林悠然,“阿姐,可以穿‘鸭鸭衣’了吗?” 林悠然被她的说法逗笑,点了点头,“穿吧!” 孩子们欢呼一声,争先恐后跑到小隔间,拿出属于自己的那套“羽绒服”。 林悠然依着古代的服装样式做了改良,下身是一条稍薄的羽绒裤,上身则是齐膝长的交领羽绒袄。 最难的还不是样式,而是布料。寻常布料鸭绒会钻出来。林悠然琢磨了许久,才选择了防水布做内胆,唯一的缺点是不透气,好在足够暖和。 孩子们穿着花花绿绿的羽绒服,欢欢喜喜地在雪地里跑着,摇摇摆摆的模样还真像一只只小鸭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