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7页 (第1/2页)
林悠然神情笃定,叫人忍不住信服。 妇人放盐的手不由收回来。 林悠然笑得更为友善,道:“将表层的血沫撇去,可去除杂味。” 妇人再次照做。 紧接着,林悠然又细细地跟她说了何时放葱花大料、驴rou和羊rou烹制的区别、火烧用哪种锅烙出来更酥脆…… 说到兴起,忍不住净了手,揪起一个面团现场演示。同样的面团,被她烙出来愣是酥脆焦香,内里多出不同的层次。 短短一刻钟,周遭就围了一圈妇人,个个看得心服口服。 就这样,林悠然的“美食外交”成功发挥作用,赢得妇人们的好感,主动为她牵线搭桥。 汉子们这才稍稍放松警惕,询问他们的来由。 听林悠然说来自保塞县南山村,对方当即问道:“小娘子可知博陵郡公?” 林悠然瞄了眼赵惟谨,玩笑道:“不仅知道,还很熟。” 对方忙道:“既如此,还请娘子向郡公带个好。当年我兄弟在雄州当兵,遭辽人堵截,是博陵郡公救了他,虽说我兄弟后来还是走了,这份恩情老马始终记着。” 林悠然朝赵惟谨眨了眨眼。 赵惟谨淡淡一笑,朝水牛使了个眼色。 水牛机灵地上前,含蓄地表示,他们几个就是博陵郡公的手下,同时掏出当年在军中的铭牌给对方看。 对方顿时大喜,十分热情地同他勾肩搭背,称兄道弟。 这人姓马,是当地漕帮头目,人称“马老大”,俨然是个性子直爽、知恩图报的。 听说林悠然要买驴,马老大豪爽道:“买字就别提了,想要哪头直接拉走。” 林悠然自然不肯。 两边各自客气一番,最后,林悠然以十贯的价钱买下了二十头驴子。 不是一开始说的五百文一头的小毛驴,而是正宗的德州大驴,个个高头大耳,比寻常骡子还健壮。这样的驴子往往是用来做种驴的,别说十贯钱二十头,若放在平时,十贯钱两头都不一定能买到。 这一趟,林悠然无疑是捡到漏了。 马老大不仅招待他们吃了一顿驴rou火烧,还给他们塞了半片驴rou。说到底是看着“博陵郡公”这位救命恩人的面子。 林悠然投桃报李,一口气写了十几张卤rou、腌rou的方子送给马老大的媳妇,也就是煮rou的那位嫂子。 马老大担心他们赶着这么多驴出岔子,亲自骑着马一路相送,直到进了保塞县境才折返。 临分别,两边说定,等漕帮再路过三河码头,便到河沿儿食肆吃饭。 林悠然瞧着那一头头高壮的驴子,喜不自禁:“郡公先前说在雄州救过许多人,我还不大信。没成想,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