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06页 (第1/2页)
别的人家除了张莲的娘家与易家,还有青川家,其余的都忙着在面给人盘炕赚钱。 村里现在白天很难看到男人。 青川回来,没多久,张莲的大哥二哥得到信走过来,全村盖房也是青川规划过的,尽量集中一些,离水源也很近,水源也是青川处理过的。现在是绝对的干净清澈。 张家离青川家很近。 进来直奔青川夫妻居住的院子,“妹夫回来了吧?”还没有进门声音先进。 “大哥,二哥,回了,你们直接进来。”农家,规矩也不多。 两人进屋见到二老打完招呼,就颇不急待的问,“妹夫,那块田地我们买下来了。” 知道两位大舅哥说的是哪儿,青川点头,“买下来就好,等到时候,你们与我们一样种一样的种子,还有大哥二哥你们也别担心。以后我们会好的,等春耕以后,我们再想赚钱的事,当下是在家里多陪陪爹娘妻儿,养好身体。”青川给岳父岳母那边也装了一台低压蒸汽取暖设备。 如今大舅哥二舅哥也挤在二老的院子里住,没法子,那边暖和。 只有青川知道,外面现在有多乱。 不过只要不出金州,就不担心有太危险的事发生。 刚安顿下来的难民,青川还不了解金州的权贵结构,布局等,也没有贸然的做小生意。至于盘炕是卖力气的技术活。眼红的只有普通百姓,一般有钱人家不会眼红。也不会找麻烦。 青川不怕麻烦,但也不想一直处理麻烦。 先观察,先了解。 第一年的春节,善德村的人过的也还行。春暖花开时,家家户户早已做好春耕的准备,都已经提前开出来几亩荒地。 青川给家家户户借了改良优化过的良种。高产的小麦种虽然因为土地的原因,产量有所下降,可是有聚灵阵加持,产量不会下降,可亩产700至1000。种植出来的小麦种可以下季继续做麦种。不是那种现代的,只能一季。 优化过的,能一直反复使用做麦种。 春耕过后,对于金州有了大致的了解,青川开始布局。在离家附近不远处的,选了一块地方,开始建工坊。一个小型的古代工厂。第一年如此高产的小麦就惊动了秦王,很快的就在金州开始了全民推广,凭借这个,善德村民都跟着发财。 建工坊赚钱,两年后,建了书院:善德书院。 一个闻名于世的善德书院,就诞生在一个小小的村落。千年后,这里一进是城市的一角。 第二年,青川拿出来了红薯,全村都跟着种。即便是好吃懒做的也知道跟着叶举人有rou汤喝,都跟着种。第三年土豆,第四年优化过的长绒棉棉花。后面每年都有新的种子,有些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