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4页 (第1/2页)
“以这幅画的价值,至少得来一首骈赋吧。” 李瑾虚一脸自信,不管这次出什么题他都有自信拿下,哪怕让他现场做赋他也丝毫不惧。 胡女读完纸条上的内容,笑着说道:“各位稍安勿躁,此次的题目是,请各位作一首歌颂农民的——”胡女抬眸看了看众人的反应,眨了眨眼说道,“五言绝句。” “五言绝句?” “我没听错吧,歌颂什么,农民?” 众人面面相觑,继而又窃窃私语,五言绝句看似简单实则最难,在极有限的篇幅中要表达出意境,还要注意对仗。 还有这个题目,农民?众人歌功颂德的诗做的多了,唯独没歌颂过农民。 至于李瑾虚,脸色阴沉的都能下雨了,这胡人是故意跟他过不去吗,他刚说了不通文墨的皆是蛀虫,就来了这么一道题。 虽然梁国有些读书人读书种田两不误,但他一直认为读书乃高雅治国之事,岂能与种田等俗物纠缠,至于农民,有何好歌颂的。 他家的农户甚至连独立的户籍都没有,世世代代都是他李家的奴仆。 李瑾虚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满腹经纶竟然捉襟见肘,可看着郑意殷切的眼神,李瑾虚只好生生地将心中的憋屈压下去,开始绞尽脑汁歌颂他从未放在眼里的,农民。 看着李瑾虚和许多才子眉头紧蹙陷入沉思,宁久微嘴角扬起一抹极浅的弧度,憋屈?那就对了! 时下大多数农户都是依附于门阀世家的部曲,属于“贱口”,甚至不能和平民通婚。可也有少数自由民,这些农民可以读书识字,梁国甚至允许这部分自由民出仕。 若是能将这部分农奴演变成租用土地的佃户,也许——这将极大地解放梁国的劳动力,促使更多的人参军。 “这有何难,在下周舒,先献丑了,”一名瘦削的男子潇洒地站起身来,率先开口,“昨来菽稻满,今见麦陇繁。一笑复一歌,不知夕景昏。” 宁久微定睛一看,这男子竟还有几分面熟,却是令她心生厌恶的熟悉。 “好!”男子身边一群人纷纷拍手称道,“周大少好文采!” 原来是周天的长子,周巧然的兄长,周舒。 这首绝句通过极短的篇幅写出了田间的丰收景象和农民耕种的快乐,虽说有些想当然和浮于表面,但仍算得上是一首好诗。这周家的大房确是比二房争气许多。 见此情形,李瑾虚哪里肯让人抢走自己的风头,不甘示弱地站起身,朗声吟道:“耕犁千亩归,农夫起相贺。田中谷自生,苍生俱饱暖。” “好诗,好诗!” 众人激动地鼓掌称赞。 “不愧是李公子,家学渊源名不虚传!” “李公子胸有丘壑,此诗意境开阔,立意深远,是难得的佳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