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3页 (第2/2页)
的要给做双不合脚的小鞋,立个下马威啦,结婚的时候要闹新娘闹新郎啦,新郎要当着众人的面儿,一口气干掉六大碗酒要不然就不是男人之类的,这些陋习都是从旧社会传过来的,这存心折腾孩子的破规矩,能废了就废了吧。 再者了,老太太是这么想的,小四买这院子,将来是跟媳妇娃子一起住的,小满跟着一起去看看也是好的。 可赵老太这么一说,老太太也就不说啥了。 看看天儿不早了,老太太娘俩遂告辞。 赵老太也知道亲家母子俩赶时间去看房子,心里不舍也不能说什么,巴巴送到外头,老姐俩在门口话别。 姜四揣着未来媳妇儿给做的新鞋,乐的嘴角都要咧到天上去了。 赵满看他这个啥样子,不觉得脸一红,这家伙儿怎么跟个大傻子一样,笑啥笑啊,不就是一双新鞋嘛。 姜四看对象的小脸红了,就知道这是害羞了,于是人模狗样挺了挺背,嘴角还是忍不住上扬。 前头赵满跟着赵老太在家里学做鞋,这姑娘心眼实诚还细心,知道自个儿将来要嫁到老姜家,是要跟着一大家子生活的,这不就开始学着干活做鞋逢衣裳,刚学会了,就给沈荷做了一双大红色的福寿喜包头棉鞋,灯笼芯的,针脚细密,一看就是一针一线,仔仔细细做出来的。 “老jiejie,看看这两孩子,我心里真亮堂。” “可不,俩孩子感情好,咱们啊得抓紧给办喜事儿了。” “说不定,过两年咱们就当奶奶姥娘了。” “那感情好,我给小孙女做小裙子!” “我给外孙女穿花棉袄!” “哈哈.......” 两位老母亲喜上眉梢,放佛看到了白胖可爱的小孙女(外孙女)正朝自个儿笑。 赵满姜四:“..........” 您俩老太太想的也太早了。 还有为啥一定是小孙女不是小孙子呢? 当然了,这话姜四可不敢当着俩老太太的面讲出来,不然老母亲,该削他了。 ********* 清水县的胡同特别多,母子俩从柳树胡同出来,顺着县上的大道走了一里多,在县供销社的后面,拐进了个清净的胡同。 胡同口有颗硕大无比的梧桐树,飘飘扬扬洒下些许落叶,更是给这个小胡同添了几分秋意。 “娘,就在前面呢。” 好大儿搀扶着沈荷慢悠悠走在路上,别看老太太一路上不咋说话,其实心里都留意着呢,小四选的这个胡同就挺好,前头走出去就是闹市,走进胡同又能寻得一片清幽,看这胡同一水儿的独门独院,一看就知道周围住的人家,家境都不错,自家住自家的院,以后小四结婚了有了娃儿也不用因为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计较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