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8页 (第2/2页)
子都上哪去了?刚才还在眼前闹腾,咋一转眼就瞧不见人了? 姜四也发现了这个事儿,兄弟俩刚想开口,就从后院传来一阵嘿呦嘿呦的稚嫩童音,哥几个拉长脖子去看,嗨,原来是黑娃儿带着蛋娃儿和大丫,兄妹仨哼哧哼哧提着一篮子大地瓜迈着小碎步正往大门口挪。 后面还跟着三个小崽崽,扎着马尾辫的二丫一小手牵着三丫,一小手领着四丫,小姐仨奶声奶气给哥哥jiejie吹彩虹屁。 “哥哥棒棒哒。” “大丫jiejie最漂漂!” 还是四丫吹出来的彩虹屁别具一格,“蛋哥威武雄壮,以后一定会有小媳妇哒。” 沈荷满脸堆笑给崽子们打气,“哎呀,咱们家的宝贝真能干。” 刚才还有些没劲儿的兄妹仨立马挺直小胸膛:神采飞扬jpg。 姜大哥仨目瞪狗呆,这都是啥跟啥啊? 陈秀英捂着嘴看丈夫大黑脸发懵的样子,笑够了才开口解释,原来啊,是老母亲发话了,说是孩子们都大了,家里的事儿也得参与起来了,重活干不了也用不着他们,但是像扫地啊,刷锅洗碗,抬东西这些小家务是可以干的。 用老太太的话讲,这养孩子啊,就跟养小毛驴没啥区别,牵着不打赶着倒退,当爹妈的得时不时在前头拉根绳子挂根儿甜萝卜带着走,还要时不时的夸一下,老话说得好,良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当然了崽子犯了错,自然也是要罚的,也要讲究分寸,正所谓打个巴掌给个甜枣就是这样子啦。 刚开始陈秀英妯娌仨听婆婆这么讲,着实愣了愣,这年代教育孩子都是从老一辈传下来的,尤其是在乡下,生活不易,当爹妈的对待不听话的儿女,难免脾气暴躁粗鲁些,棍棒底下出孝子嘛,崽子不听话狠揍就对了,以前村子里还有当爹的把十几岁的大小子挂在树上用鞭子抽,抽的一身鞭子血痕,走路都瘸,为了这那个儿子一辈子不认爹,村里人提起就摇头叹息,但是谁也没觉得咋,现在想想……… 妯娌仨在心里嘀咕,决定还是听娘的。 婆婆明事理有心术,是位睿智聪慧的老太太,别的不说,就说这几年这火红幸福的好日子靠的谁啊?表面上是靠着一大家子齐心努力,后头还是有婆婆当主心骨呢,要不是老太太刚柔并济,治家有方,就凭以前妯娌仨各怀心思,这个家怕是早就吃散伙饭了。 就说许春秀吧,她以前啥样,现在想起来她自个儿都脸红耳热,小肚鸡肠的整天就为了一块rou半个窝头的跟妯娌们闹腾计较,那日子过的可闹心,村里人见天儿看笑话,姜大在村里是大队长,表面儿上没人敢说啥,背地里也有那爱嚼舌根子的,说啥你是大队长惯管着俺们一生产队又咋地,瞧瞧你那一大家子过的晦气日子,过个啥劲儿?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