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262 星星之火 (第3/4页)
万打败过倭寇并已接受新式战法的苏州守军每千人为一组分成二十组,再把自已的三千jīng卫每一百五十人为一组,分散到这二十组官兵中任统领,随即令他们分别赶赴各省,做为各处卫所官兵的主力领导抗倭。 这个方法是大为可行的,因为倭寇为了补给方便,同时易于避开明军主力,大多是以几百人为单位dúlì作战,搅得江南半壁江山处处烟火。而明军虽然人多势众,奈何士气军心焕散,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否则有千余jīng兵,足以对付到处流窜的小股倭匪。 杨凌将这两万大军以千人为一队分散入六省作为各支卫所官兵的作战主力,只要他们打上几场胜仗,就可以大大鼓舞全军的士气,同时再由他们训练官兵新式步战阵法,这样就可以以点带面,迅速改变整个沿海官兵的面貌。 只要此法奏效,可以想见投放出去的这二十点星星之火,将迅速变成燎原之势,带动整个战场局势的改观。这一策略已不仅仅是指挥一场具体的战斗,而是杨凌纵观全局制定的抗倭战略。 要实现这一战略要求,将有数十万大军在他的调度下,纵横于六省之间,迫使倭寇变小股流窜为汇聚结合,从而在明军拥有数量优势逐步演变成数量和质量双优势时,利用地利、人和,逼敌正面决战,歼其主力,从而一劳永逸。 这个战略要求能否达到目的,就要看他训练有成的数万大军能否成为抗倭明军的主心骨,与此同时,他的目光已跳出战事正酣的大陆,开始着手解决东海四寇,已备大决战之后能够切断倭寇的退,从而将来犯之敌全歼在中原大地上。 杨凌第一次策划对敌战略是在北方战事中。在明廷有意打一个扶一个的手段下,火筛和伯颜可汗正秣马厉兵,暂时形成了一个战略平衡,而同样存有野心的瓦刺和朵颜三卫只要按捺不住加入这场赌局,短暂的平衡局面马上就会被打破,大明就可以等着坐收渔利了。即便这一战失败,也不过是维持现在的局面,不会造成更坏的后果。 但东南六省抗倭之战不同,它是杨凌dúlì指挥的第一战。成功了他将拥有一份谁也抹杀不了的赫赫战功,经过他的亲兵和亲自训练过的六省大军,无疑也会成为军中杨凌一系的坚定支持者。 如果失败,战火甚至可能被引向内陆,而做为抗倭战的主帅,他负有无可推卸责任,到那时面对满朝文武的弹劾,面对江南残破的江山和溃败的军队、陷入水深火热的百姓,皇上就算再如何宠信他,能坐视他造成的如此局面么?即便他自已,也不能不请罪受死了。 杨凌深知这一战事关系之重大,所以他暂时放下广西和四川的事,对于京中传来刘瑾rì益嚣张、在朝中飞扬跋扈结党专权的情报也置若罔闻,把全部jīng力投入了抗倭之战。 然而,运筹帷幄者将帅,决胜千里者士卒! 他的“涅磐”计划能否成功,就要取决于他的星星之火,孵化出来是一只火凤凰,还是一只草骨鸡了。 兵啊兵败如山倒! 东华鹿之介提着两把刀一狂奔,后边是连绵一里的溃兵,队伍一旦溃败,是根本无法马上组织有效的反抗的。 他的这支队伍连真倭带假倭一共有两千多人,算是附近几支到处袭扰的倭寇中人数最多的一支。东华鹿之介原本是个裁缝店老板。他的小店在战火中倒毙后,他就加入了一支倭寇队伍,每年两季到大陆劫掠,几年后竟也混成了海盗头目。后来首领病死后,他就成为了这支倭寇的大头领。 这次他们渡海而来,在一处海岛上安排下妻子儿女后,就一直带着自已的人马在近海处劫掠,以便随时把劫掠的物资运回岛去,附近的明军连几百人的倭寇队伍都打不过,和他们作战几次均大败而归,更助长了他们的气焰。 这rì东华鹿之介正领着他的人在莫枝镇烧杀抢掠,忽然一队明军出现,两军交战,明军一触即溃,东华鹿之介见明军只有五百多人,还以为是附近的卫所官兵无意中在此出现,立即指挥大军追杀上来,想全歼这股明军。 不料一向狡猾谨慎、善打埋伏的倭寇,由于近来战事太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