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21 没个消停 (第5/7页)
杨凌不及细想,也急忙奔向前厅,一见那儒雅斯文的青袍书生正是杨慎,杨凌大笑道:“杨慎,果然是你,哈哈,想不到你来的这么快,我刚刚到京还没来得及向皇上举荐,你便到了”。 杨慎微笑施礼道:“呵呵,小可比大人早走了十多天,不过昨rì才到京师,刚刚到了便听说大人遇难,惊得小可七魂丢了六魄,正自神游太虚,便又听说大人策马还京了,幸好是虚惊一场呀”。 “大人刚刚回京,诸事繁杂,小可本想过两rì再来叼扰,今rì听了一个消息,却是不得不提前来访了”。 “哦?”杨凌目光一闪,若有所察地道:“走,咱们去内书房慢慢聊”。 一入内书房,杨凌便敛起笑容,肃然道:“慎老弟可是为了今rì朝议罢免我威国公之事而来?” “呵呵,大人料事如神,小可正是为此而来”。 杨凌哈哈一笑,说道:“请坐”,他自已也在桌后坐了,吩咐人上了茶,掩了房门,然后问道:“不知慎老弟何以教我?” 杨慎微笑道:“这国公爷当也罢,不当也罢,原本不打紧,真要紧的,该是这想往上推大人的,和往下拉大人的,都打的什么主意,大人说是么?” 杨凌微微一笑道:“哈哈,我来开门见山,你来以诚相待罢了,要说的不过是一个刘瑾而已,是么?” 杨慎肃然起立,深深一揖道:“正是!小可请教大人,刘太监此人如何?” 啧啧,这语气,杨凌差点儿也起身一揖,肃然答对:“董卓,名为汉相,实乃汉贼也”。 杨凌想了想徐徐道:“若说他jiān宦,称得;若说他佞臣,也称得;其害,不只在宫闱之中也。” 杨慎直勾勾地看着他,问道:“大人现在能为国除贼么?” “不能!” “放眼朝野,能与刘瑾抗衡者,唯大人一人,小可也知道大人与刘瑾势同水火,不知大人何时可对刘瑾一击必杀?” “削弱他的势力,打击他的气焰,我办得到。要彻底除掉这个祸害,难!除非刘瑾失去圣宠,否则无人除得掉他。可是他若真的已失宠,便也没有了危害,又何必除掉他?” “大人与刘瑾互相忌惮,纵有争斗,互有胜负,势力消长不过一时,只要仍匿在皇上羽翼之下,朝争绵绵,就是斗上几十年也不稀奇,最终谁胜谁负,难以预料。 大人此刻声望地位如rì中天,又是皇上最宠信的大臣,可是也不能彻底扳倒刘瑾,因为有圣眷在。而只要有大人在,就是时刻提醒刘瑾,不可飞扬跋扈失了圣眷。皇上的宠信,就是刘瑾的免死金牌,刘瑾时刻待在皇上身边,除了他自已,谁也不能破坏这份圣眷。” 杨凌目光一深,凝目道:“你有什么妙计?” 杨慎施施然站起,坐回桌旁呷了口茶道:“今rì听家父谈起朝议剥夺大人国公之爵,而刘瑾力保,慎觉的这倒是个好机会,所以才急急赶来。大人,刘瑾这个yīn谋陷阱,小可觉得大人不妨去踩一踩,让他得一时之利,换来朝廷长远之利”。 “哦?你仔细说说看”,巴蜀第一鬼才虽然年纪尚小,也没有为官经验,可是博览天下群书,见识非凡,杨凌也上了心。 杨慎侃侃而谈道:“刘瑾想以yīn谋夺大人之权,难!你们都不是一个人,位高权重者,身边必然也依附着许多志同道合的人。同样的,大人如想除掉刘瑾这个祸害,也难。因为他牵涉到的,也有层层面面的关系,甚至还有皇上这一层。 在朝政中,是很难用yīn谋诡计打败对方的,因为朝政中,不同政见者的派系是十分明显的,你的行为代表着你的立场,你的每一项举措,代表着你的利益,敌人自可由此判断出你的意图。 就象今天,大人并不在朝中,而刘瑾的yīn谋照样有人识破,并根据他的利益推测出他的目的,于是竭力阻止。等明rì大人上朝坚决请辞,他的yīn谋失败,这一局便打和了,刘瑾无伤,大人亦无损。 yīn谋若要成功,除非对手识不破,或者等他大彻大悟时为时已晚。但是大人和刘瑾不是普通的官宦,你们都是皇上最信任的人,要想扳倒对手,无论用尽多少心机,最终还是要图穷匕现,而此时对方只要求助于皇上,便可挽回颓势,至少可以保存实力,然后等待机会卷土重来。我说朝争甚至可能延续几十年,便是这个道理,时而彼强、时而彼弱,终是难分轩轾。” 杨凌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点头道:“说下去”。 杨慎道:“真正决定胜负的,唯有实力。chūn秋五霸,战国七雄,乃至古今豪杰,哪个不是凭借着自己的强横实力,强迫对手低头,照自己的规矩行事?以大人和刘瑾的实力,要怎么样才能强大到彻底击败对方?那就是圣心,得圣心与失圣心,这是最大的一股实力。” 杨凌呵呵一笑,借用了鲁迅的一句话:“不错,以yīn谋成大事者,古来无有。一切yīn谋阳谋,在绝对实力面前,都会不堪一击。yīn谋只能辅助实力,却取代不了实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