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王爷_419 尔虞我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19 尔虞我诈 (第4/5页)

般飞跃了下来,封雷习武多年,jǐng觉已成习惯,陡闻厉喝,掌中艰难半晌不曾拔出的长刀已呛地一声跃然掌心,宛如一泓秋水横于长空。

    他猛抬头,看到一个青巾蒙面者,手执一柄牛耳尖刀,避开前方开的六个侍卫,正向杨凌箭一般刺来。那身手矫健异常,显然是个武功极高的练家子,这样快的身法,这样突兀的袭击,这一刀下去,杨凌断无生理。

    须弥世界,藏于芥子;灵台寸心,弹指百年。刹那惊魂,唯一快得过那柄尖刀的,大概就只有人的心了。封雷手中的刀本已yù象闪电一般劈下,却忽然停了一停。

    那人对杨凌志在必得,身形投shè极快,而且他似乎也没料到侍卫之中有这样的用刀高手,身在空中,根本无法变幻身形,封雷这一刀只要出手,便能将他斩为两截替杨凌解厄。

    可是封雷攥紧了长刀,臂上结实有力的肌rou都绷紧了起来虬结如龙,他的心中却忽然闪过一个如释重负的念头:我不能杀他,那样我一辈子面对着大小姐也于心不安,更对不起天地鬼神道义良心,可是我可以不救他?只慢一分,我‘措手不及‘,只要慢了一分封雷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他眼看着惊闻喝杀的杨凌惊讶抬头,把他的咽喉暴露在那柄刺过来的牛耳尖刀前面;眼看着前方的六名侍卫闻声勒马回头,一时惊怒喝骂,拔刀向回反扑;眼看着那持刀的青衣蒙面人义无反顾地扑向杨凌,一副哪怕万箭攒心,也要抢在前边割断杨凌喉咙的冷厉模样。

    一切都在电光火石之间,可是在封雷的眼中,一切的一切,都变得似乎那么缓慢,他可以看清阳光映在刺刀锋上的那一抹寒芒,可以看清风掠过那蒙面人的衣袂发出的微微摆动,可以看清抢下马来挥刀狂扑而来的侍卫脚下卷起的尘土,看清杨凌脸上因惊骇而肌rou扭曲的线条。

    寒芒飒飒,直指咽喉,血溅五步,只在须臾之间。

    鬼使神差般地,封雷的刀挟着一片风雷,霍然出手了。

    忘情的一刀出手,斩断了他最后一丝妄念。

    刀已来不及劈向刺,径直迎向那柄短刀。“铿”地一声响,那刀带着一线寒光,飞的不知去向,刺被震得凌空倒翻,落地后踉跄退了两步,惊声道:“封雷?你降了朝廷?!”

    封雷愕然望去,盯着那双熟悉的眼睛,听着他的声音,也是一声怪叫:“程二叔,你还没死?”

    “行刺?”

    李福达把头一摇,坚决地道:“断无可能!”

    他想了想道:“井径驿的守卫原本就很森严,如果皇帝真的在这儿,内部防卫必然更加严密,从里边出来容易,想进去难如登天,刺怕还没到钦差行辕,就已被杨凌的三千铁卫团团包围了”。

    “那么,我们难道坐视这个好机会从我们手里溜走不成?”

    江南雁有点坐立不安:“教主,您常说要懂得看准机会、把握机会,这就是个最好的机会啊。皇帝若遇刺,杨凌必然完蛋。皇帝无嗣,各藩王必然虎视耽耽。

    当此时刻,宁王在南方揭竿而起,我们的香军在北方与之应和,则天下唾手可得呀教主。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教主,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慢来慢来,要沉住气,呵呵呵”,李福达沉着地说着,可是正在斟茶的手却在发抖,以致那茶水微微晃动,险险洒出小小的茶盅。

    “首先,我们得搞清楚,皇帝是不是真的又重施故伎混入军中来战场游玩,皇帝如果在此,必然有许多蛛丝马迹可寻,但是没有确凿的证据,我们万万不可轻易动手,这是成则谋国、败则丧命的大事啊”。

    说到这儿,李福达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继续道:“用行刺的法子,除非他肯走出来,可是经过白登山之围的教训,杨凌身负重责,断然不敢这么做的。我现在回想杨凌今rì说的话,他说要生擒活捉白衣匪首领,开庆功宴为我们向皇上请功,这话值得商榷。

    如果皇上就在军中,听起来就顺理成章了。可是我们又不能等到那时在动手,以你我的武功如果猝起发难,倒是能在酒宴上杀了皇帝,但是我们脱不了身,要想杀得了皇帝又能全身而退,唯有唯有发动我们的人马,阵前兵变!”

    江南雁动容道:“如果这样,我们的势力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