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四二章 千奇百怪 (第3/4页)
欲言又止,想想还是算了,自己就算替张文奇解释得再多,别人也未必会信,更不会改变对张文奇的看法和态度,官场之上,跟红顶白的事情实在是司空见惯了,谁也不愿意和落魄的人打交道,一是怕沾晦气,二是知道帮不到自己什么忙。 何向东就给张文奇打了个电话,果然,张文奇在电话里很是抱歉,说是有事脱不开身,让何向东代他向几位舍友转达抱歉之意,等事情办完了,容后再补。 “那就这样定了,晚上我来安排,到时候我派车来接两位兄弟!”何向东说完这个,又告辞离开了宿舍,可能还有什么事情要忙吧。 施伟也是个待不住的人,在宿舍又跟曾毅这个副主任科员没什么话聊,就拎着个公事包串门子去了,到别的宿舍打探消息,扩展人缘去了。 在老百姓的眼里,党校就是官员们用来拉关系的地方,这话说的直白,但没有说错。党校对于官员来讲,确实是个扩展人际关系的好地方,而且党校所提供的这种便利,也不是别的渠道能够与之相比的。 试问,这天底下还有一个能跟党校一样,周围同学全是官员,而且彼此又没有利益相害的地方吗? 从小学到大学,每个人会有很多同学,但这些同学最后要么去经商了,要么进厂做了工人,要么就是白领,真正能够走入体制,成为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却是少之又少。所以在体制内,大家提起的同学,一般都是指党校同学。 多认识几个同学,总是不会有坏处的,关系处得好,或许就能为自己提供一些助力,就算眼下用不着,将来也有用得着的地方,西边不亮东边亮的事情,也是常有发生的;最不济,自己同学遍布天下,那自己到哪里肯定都是有人接待,这个好处是绝对会有的。 而且同窗的关系,也是比较铁的! 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一起分过赃,在众人的皆知的“四铁”关系里,同窗能够位于首位,这不是没有道理的。身为党校同学,大家遍布天南海北,本身并不存在切身的利益相害,处得好了,反而有助益,可以说是有百益而无一害,这种关系自然能够维持很久。 这也是曾毅有些看不过施伟的原因,这个人简直太功利了,你是来镀金的,春风得意一些,就算有些过头,曾毅也可以理解,但故意轻视自己同学就没有必要了吧,施伟明显是有些针对张文奇了,一个沙南,一个西江,彼此不是一个地方,你就是踩低了张文奇,也在自己领导那里站不上队、表不上忠心,何必呢! 晚上的时候,何向东派了辆车子,过来接曾毅和施伟。 党校规定了学员不准带司机和秘书,但没有规定不准带车,如果自己驾车的话,可以去学校保卫处专门申请一张车辆通行证。只是现在这个年头,有哪个领导会自己开车,没有司机开车的话,都是宁可走着的。这跟当时曾毅在南云县是的那个卫生局局长王金堂有点像,王金堂坐一个小鸟牌电动车,竟然也要司机来驾驶,着实闹了不小的笑话。 何向东把晚上的饭局安排在了青山县的驻京办,这里对内是驻京办,对外则是青山宾馆,挂三颗星,但内部装修的标准,远远超过三星级酒店。至于吃的东西,也是飞禽走兽,应有皆有。 没办法,县里领导时不时要来京城活动,不让领导住得舒服一些,吃得舒心一些,说轻了,你是怠慢领导;说重了,就是你的工作没有开展好。再穷不能穷领导,这句话放诸四海而皆准啊。 因为缺少了张文奇,今天就是小聚,何向东提前说明了这点,但接待的规格依旧不低。 只是到了第二天晚上,施伟也是同样的安排,接了何向东和曾毅去寻州市驻京办吃饭。 寻州市毕竟是市一级,驻京办的规模和标准,又要远远高出青山县一截,同样的招待标准,施伟却隐隐盖过了何向东一头,这让何向东有些不舒服,毕竟在宿舍里头,他的级别是最高的。 曾毅看出了何向东的不舒服,但什么也没说,自己一个“副主任科员”,人家能够把你当同学热情招待,自己还有什么不满的呢,闷头吃饭就是了,而且这事也没法开口。 到了第三天晚上,本该是由曾毅做东了,但明天就要举行开学典礼,众人便要求延期,让曾毅先欠着。 开学典礼是党校的一件大事,除了培训部的学员要去参加,在进修部参加学习的省部级、地厅级官员也必须全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