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3页 (第2/2页)
,阿弟说要守住密阳,拦截匈奴大军进攻之途,阿父何不信他一回?” 姜恪语气沉重缓慢:“可当初秦刺史带领两万军队亦未能守住密阳……” “那是因为出了田玮此等急功近利之徒,”姜显气息不乱,条理分明道,“密阳本身易守难攻,匈奴jian计难使第二回 ,只要城中粮草武备充足,密阳未必不能守。” “他还太过年轻,为官也不过数月……” “荀都尉初上战场,也才成童之岁。” 姜恪摇了摇头,尽管心中已有了答案,口中却依旧下不了决定。 姜显明白他心结所在,毕竟当初大哥便是惨死于边境之地,连尸骨都未能寻回。 经历过一次就再难忘怀那等丧子悲痛,姜恪会轻易答应姜殊的请求才是奇怪。 尽管心中同样忧虑,但姜显却有一股无以名状的直觉——密阳交给他人,难保不会再经历一次城破溃败的危机,但若是交给他的弟弟来守,或许能够创造奇迹。 于是,沉默片刻后,他再次劝说道:“阿弟曾言,他日若有机会,也想为江山社稷献一份力! “‘宁为兰摧玉折,不做萧敷艾荣’,此乃阿弟心之所向。” 或许是姜显的劝说戳中了姜恪的心中某处念想。 老人回忆起幼子当初在后堂说出此言时的坚定神情,犹豫良久后,终是低下了头,同意道:“好吧。” “阿父决定了?” “嗯。”姜恪严肃地应声。 既然下了决定,也就没有必要再分神顾虑其他,姜恪随即便沉下心为幼子谋划起了未来。 转身坐到书案旁,姜恪展开信纸,就夺回密阳之事书写上报朝廷的奏章文书,抬首对姜显道:“去替我请张子房先生来。” 姜显心领神会,立即点头称“诺”。 · 与此同时,城东鸱鸢里谢府。 刚落完一场淅沥小雨,微弱的阳光洒落院中,池面茫茫雾气飘渺,朦胧黯淡若远山幻影。 谢愔坐在窗旁,默不作声地听完手下人汇报,沉静的黑眸望着庭外池子假山,不知在思索什么。 徐海窥视着主子神色,试探着夸赞道:“这姜郎君可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看主人没有反应,他又继续道:“竟能以两百人之兵夺回密阳,实乃令人敬佩! “有这等才能,倒也配得上与您为友了!” “徐海。” “奴在。” 谢愔冷不防地开口,令管事心头一颤,连忙低头应声。 然而随即,却见青年抬起他那白瓷般光泽白皙的脸庞,看向自己道:“如今我身体大好,是否也该出去走走?”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