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已成魔_第54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4页 (第1/2页)

    “不行!”他放下手中酒杯,已转轮椅去桌前提笔研磨,“此事危机,需要尽快只会宁夏巡抚娄震,请他务必严防警备,再六百里加急送奏疏去京城,急拨军备粮草——”

    “娄震与金吾狼狈为jian。殿下的书信,他怎么会往心里去。”谢太初说,“何况今日我们所推断之可能,这些人未必看不透。”

    赵渊本已提笔待写,听闻此话,笔尖一顿,在纸上拉出一条长长的痕迹。过了片刻,他放笔入山。

    “是我人言轻微。”

    “不,殿下再想想。”

    “金吾那十万只黑羽箭,卖给了鞑靼人。”赵渊思索片刻说,“为何?他的地位依附赵戟,依附大端。绝不可能断送江山,真想着让鞑靼人入境。若为一己之私,大端若未来凋敝,他又焉能独存。”

    “他缺钱。”谢太初回答,“或者说,赵戟缺钱。”

    “真人可愿赐教?”

    “监军太监私卖武器,在边疆屡禁不止,乃是因为利润实在太大。再兼吞并军田之产额更是难以估量。可这些钱粮银钱都去了何处?”谢太初坐在桌子的对面,说道。

    “当初赵戟做宁王时,便有亲兵三万,骑兵营四个,共计八千良驹。光是这样的军队,一日所银粮便让人生畏。更何况,谒陵之中,锦衣卫、羽林卫、还有宣府、大同的卫所兵都能被宁王调度。上下维持这等人脉,要让人出生入死,只有两样:一曰权、二曰钱。”

    “所以,只要赵戟要钱,还做得是大端翻天覆地的谋逆之事,金吾难道还有其他办法?明知道饮鸩止渴,可却口渴难耐啊。”谢太初说,“再说鞑靼人越境劫掠,能调虎离山杀了殿下,于鞑靼人又得了真切好处,还探明了宁夏镇虚实。我若是鞑靼人,这样的买卖,我也做。”

    赵渊怔忡:“是这样吗?”

    “人心叵测,险于山川。机阱万端,由斯隐伏。”【注1】

    “我自幼体弱。虽然在开平长大,可一次边墙都没有去过。第一次见鞑靼人,还是不久前。自认为在京城为求活命已足够谨小慎微、察言观色。”赵渊自嘲一声,“然而论及天下之局,却比棋盘纵横更复杂千倍万倍。是我浅薄了。”

    “殿下遭人生大劫,却并不因此颓败怨怼,对生民依旧有悲天悯人之怀,已远超当世诸位。不必妄自菲薄。”

    赵渊自谒陵以来的诸多困惑,终于在今日,在今年的最后一个夜晚,得以被解答。

    村后道观金钟声响。

    新年来了。

    鞭炮声再密集起来。

    儿童的嚷嚷声中,各类烟花亦飞上了天。

    从门口看出去,黑夜如昼,谢太初的面容在忽明忽暗的光芒中,被勾勒的清晰。便是遭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