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2页 (第2/2页)
铜钱购买几个,多出来的无论存着,或者购买其他必须品,都可以随他安排了。” 双生姐妹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杨母听懂了这个道理,忍不住笑道:“这样也好,虽然这样做,大人就不得不多费几道工序,可服徭役的哪个没几个家人呢?把余钱攒起来,改善家里人的生活质量,也是一向造福郡民的好事。大人着实是为国为民着想的好官啊。” 姐妹花听了杨母的补充,再看谢潜顿生敬仰,一起道:“大人英明!!” 谢潜:“……”惭愧,他只想多增加几个岗位,让郡里少几个闲散人员罢了。 不论是美丽的误会也好,还是善意的谎言也罢,总之,这条未来被无数人称道、无数文人墨客为之歌咏的古道——黍阳道,便在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午后,在这间无人问津的蔬菜铺子里,正式纳入了谢潜的建设大计之中。 决定下的仓促,可办起事来效率却不仓促。黍郡毕竟是谢潜的封地,无论征徭役还是拨款,都直接到谢潜这里就可以开始下发。一切的准备工作,都以无以伦比的速度和效率迅速运转了起来。 老族长、杨母、杨三,三人全都加入了工程之中。由德高望重的老族长来负责镇场、监理,维持整个工程的各项环节平稳运作。杨母先跟着苟愈学习管账,杨三负责前期统筹、后期督建。换成现在的工程来类比的话,老族长是名义上的项目主管,杨三是实际上的项目经理。 勒墨族一方的负责人敲定了,参与修路工程重要的技术部分,谢潜再次求助了外援——督建西营的陈莽陈校尉。 陈莽经手的工程多了,二话不说便揽下了这个大项目。虽然管修路、徭役还是头一回,但做项目总归有许多共通之处,只花了两天的功夫,抽调三位工坊的师傅,再将西营营建的兄弟们拉回来,这技术方面的团队就配齐了。 人到位了,资金也很快到位,谢潜和苟愈打了三天的架,在贺飞云的场外兼场内支持下,胜利赢到了足够的资金,于是,修路这造福后人的大工程,在正月十五刚过,就正式破土开工了。 开工这天,天神、土地神、萨满神照例都要拜一拜,第一锨土也是谢潜和贺飞云携手开的。之后,一切正如谢潜所料,慢慢地运转了起来。 开工第五天,也就是发下工钱的第一天,东市的菜铺子里渐渐有了客人。役民们揣着新发的工钱,揣着连日来收到的宣传单,惴惴不安地来到店铺门前,小心地观察情况,更加小心地询问门口那一大筐热腾腾的馒头的价格。当他们获得了心目中预料的价格,纷纷发自内心地高兴了起来,试着买了几个馒头,带回家里尝鲜。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