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全世界都以为我还爱他 [重生] 第28节  (第1/2页)
    他没有刻意回避钱这件事,说起来的语气都是稀松平常的,夹在一些别的问候里面。    同学,学费已付。    听四中说你最近在大学里成绩有点波动,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丛烈没遇到什么困难。    或者说他从未从一夜间失去所有亲人的困难中走出来。    起初他没回过c的来信。    全是c一个人在自说自话地讲一些微不足道的琐事。    像什么“春天公园里好多人来放风筝抖空竹,树上的风筝比天上还多,”,还有“冬天堆了个雪人没到第二天就化了,好可惜”。    什么琐碎趣事都值得让c讲上两句。    c说话很有趣,一点没有资助人的架子。    但是他行文间那种气定神闲的从容,又让人感觉像是长辈一样的沉稳可靠。    丛烈第一次回信是在一次重感冒的时候。    他烧得迷迷糊糊的,总是梦到母亲一口一口地呕血,质问他为什么不救自己。    醒过来的时候正好收到一封邮件。    c跟他说湖边的柳树开始飞毛毛了,记得戴口罩。    十七岁的丛烈就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但也只是给稻草回了一句话。    谢谢您。    c并没有因为他回邮件就有什么特别的改变,还是有事没事发点废话给他。    甚至还有“熬夜导致当代大学生身体的五大改变:秃头、出油、肥胖……”    他像是一个素未谋面的家人,让丛烈举目无亲的生活里多了一分遥远的惦念。    丛烈把他当成一位大哥来敬重,遇上不会处理的事也会忍不住向他请教。    比如追求者的数目过多。    c的信就变成了:同学你好,生活费已打。谈恋爱的事我也不懂,大概就是不喜欢的人直接拒绝就好,但是别伤了别人的心。    丛烈做不到后半句,但是拒绝桃花倒是愈发手到擒来,一句“没兴趣”很快就拒掉了系里的半壁江山。    丛烈从小就喜欢音乐,只是因为母亲生病,很多时候都只能自己在家唱唱歌弹弹吉他。    大学里时间稍微富裕些,他可以去酒吧打工。    后来他很想询问c自己是个理科生,能不能从兼职开始试试吃音乐这碗饭。    但是c说过,如果两个人互相透露了个人信息,学校就会终止自主关系并寻找新的资助人。    这样其实是为了保护被资助人,但丛烈遵从这一点只是因为不想和c中断联络。    而且他不希望c以为自己是在要钱。    他很久都没给c回信,因为他没想好怎么说。    然后c的信先来了:年轻人不要太拘束自己,干自己喜欢干的才是有意义的生活。这个月的生活费我给你多打了一点,你自行支配,但是要算好投入产出比。    丛烈用那笔钱给自己买了一把新吉他,然后在经纪公司自荐的时候直接进入第一梯队重点培训。    后来他准备等毕业专心做音乐,终于询问c说:如果我不需要你资助了,我能和你见一面吗?    过了几天,c回他的信里压根就没提到那茬事,只说了天气冷了多穿点,不要久坐对腰不好,年轻人多运动多吃饭。    最后还附赠五条提高睡眠质量的小窍门和八段锦动作概要示意图。    那就是c给他的最后一封邮件。    丛烈想过很多办法破解邮箱的加密。    但那是学校的教育邮箱,加密方法简单粗暴,除了邮箱主人本人,别人一概解不开。    然后丛烈又从c发过来的只言片语里面推测c是他们高中的校友,年纪至少要比自己大几岁。    c总是叮嘱他养生,自己发邮件的时间却时常是半夜,所以应该是工作比较繁忙。    他能独立承担一个大学生的资助方,又总是额外给丛烈打生活费,收入应该也很稳定。    关于c,丛烈有很多想象。    但他非常确定,只要自己能见他一面。    不管隔多远,哪怕只有一个背影,他都能立刻把他认出来。    那个时候他就要告诉c,他能赚很多钱了,想把这些年c资助给他的钱还上。    这样他就可以很有底气地问c的名字,成为c真实世界里的朋友。    他期待了那个场景五年。    但是他既没有见到c,也没有再收到c的来信。    丛烈拿着手机,回想起自己刚刚在宠物医院里对云集说的那些话,莫名觉得c会不赞成他那么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