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8页 (第1/2页)
怎么会有如此尴尬的事情? 他本来只是想潇洒地表个白,就意难平地消失在人海里。 但是他现在不仅走不了,而且还要面对郁衡。 同样无语的还有万箐。 她满脸写着“搞快点搞快点”,并且避免和郁衡对视。 好在基础动作讲解之后,他们和其他几位返场选手被叫到别的场地和粉丝一起训练。 两人都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几位返场嘉宾的队伍实力参差不齐。 首先嘉宾的实力就很不一样,比如高凝就基本上要从滑冰开始学起。 其次,粉丝的实力也很不一样,甚至夹杂一些半专业选手。 水平参差不齐注定了这场踢馆赛的娱乐性质大过于竞技性质。 虽然说是踢馆赛,但是节目组并没有明确地说明比赛的名次会对于之后的比赛有什么样的影响。 可以说是一场盲盒比赛。 正因如此,每个人不会掉以轻心,而粉丝也乐见其成。 冷苒苒她们几个一边学着磨冰刀,一边听杨忠讲弯道过弯的技巧。 对于杨忠这样的国家级教练,教起这样的基础知识完全大材小用。 但是他深入浅出,解释地十分生动形象。 隔壁的男队见状,也要求加入第一天的基础排练。 短刀速滑并不是一个奔跑就行的运动。 它的技巧性很高。 短刀速滑运动员在高速过弯是身体会统一向冰面倾斜。 弯道是视线超越和展现技术的决定性区域。 过弯技术直接影响比赛成绩。 过弯失误会则会导致运动员直接冲出赛道。 在短期的训练中,选手的力量并不会得到巨大的提升。 就要从技术上面提升的比例更大。 他们要学会的第一步就是在冰面上奔跑。 比起花滑来说,在冰面上奔跑本身就是一件有挑战性的事情。 经过一天的练习,他们才终于勉强适应了在冰面上直线奔跑。 第二步就更加有挑战性了。 她们需要身体倾斜过弯。 而倾斜需要大量的心里建设。 苏梓萱由于频繁摔出跑道已经濒临崩溃。 然而此时,冷苒苒却已经可以做出倾斜40度角的动作。 苏梓萱缠着冷苒苒问:“师父你快教我,你是怎么倒下去的?你不害怕吗?” 冷苒苒想了想说:“不害怕啊,我算了一下,倒下去更不容易摔跤,就能说服自己往下倒了。” 白婷婷问:“你怎么算的?” 冷苒苒无奈道:“物理。你们想听吗?” 于诗兰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