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4页 (第1/2页)
香炉中的香在每一个人的桌面上燃烧着,一炷香后,会有先生亲自过来收卷。 卷子真的不难,有两道释义题,一道算题,另有二十道给出上下句,让你将句子填完整的题,几乎每一个读书人都将卷子填地满满登登。 因着是露天,所以有百姓好奇过来,被庄严肃穆的气氛感染,悄悄坐在田埂上出神的看着,下定决心之后的扫盲班,一定要好好学,还有答题之人的读书人,握着拳头等待他们答完题。 一炷香后卷子收回,院长及众先生当场判卷,主看释义题和填空题,基础扎实能将填空题全部写对,就算是过了初试这一关,若能有自己见解,那便能分到层次更高的班次。 拔高的算题也能算出来者,会成为书院未来主要培养对象。 除了过来碰运气,字不会写几个,根本答不出来者,一百余人均兴高采烈领了书入了学。 而扫盲等班也在他们入学后红红火火开展了,书院一下就有了两三千生源。 京口书院的成功,很快就传到了各地书院的耳中,饶是博晋书院也不可避免产生了小情绪,大家同是书院,凭甚你招生招的红红火火,我们这里一根草都没有!? 作者有话说: 我最近是不是犯太岁,水逆【哭】。昨天吃了辣鸭脖,可能是太辣了,直接过敏了,身上起了小红疹子,我就以为是我下午被风吹着了,没当回事,早上一看长到手上了,巨痒。我爸说我过敏了,问我晚上怎么不说,晚上吃药白天都好了,白痒一晚上。我:…… ???啥也别说了,乖乖吃药吧。 第一百一十八章 博弈开始了 京口书院的成功给了其余几院灵感, 以博晋书院为首,自然是不甘落后于他们的,在仔细打听过京口书院是如何招上来生后, 他们便也开展起了如火如荼的招生活动。 有送厕纸的、有送豆子的、也有那财大气粗送布帛的, 一时间上书院报名入读竟成了人们争相去干的事。 既然报了名领了东西,让去入读那便好好读上一读,对于普通百姓来讲,可能一辈子就这一次机会可以进书院读书了。 虽然他们读的是扫盲班,学得是如何插秧种地,但都是与自身息息相关的事情, 怀揣着对知识的敬畏,他们在感受过一堂课,确认是真的在教导他们之后, 学得十分来劲。 除了针对读书的学子正经开设的成体系的课程,不同的书院对百姓们开的课程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比如那以做造纸生意为生的州县,就教导大家如何种植才能产出更多的作物加快形成秸秆。 地型并不适合种植麦子,百姓们饥一顿饱一顿的州府, 教导大家如何种植脂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