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灵气复苏的旁门祖师 第417节 (第4/4页)
“果然不出几十年下来, 勃泥王室因为占据着名分大义,很快就从联盟中最弱小的一个部落逐步壮大起来。再加上后来勃泥又出了两代比较厉害的酋长,借着西方各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和战争的时机,窃取了许多利益,将勃泥王国的领土扩大到整个岛的东西北三个方向。” “而因为那时候的勃泥洲岛大部分还都是荒野无人之地,当时的勃泥王国都可以称得上勃泥的统治者了。就连我们帝国对勃泥也特别重视,早早便与其建立了外交关系和贸易联系。” “而且他们还吞并了两家大的土王部落,一举成为勃泥王国最大的那股势力,成功将原本松散的联盟变为了以勃泥王室为首的王国。” “当然这其中,勃泥王室的做法也让曾经的盟友们积累了诸多的怨气,不然当年的吴家提出引入新的部落加入联盟以冲淡勃泥王室权力的做法,大家就不会那么全力支持了,而且也为后来我们帝国将其化为保护国埋下了伏笔!” “可以说,以勃泥王室为首的势力与郑家和其他土王联盟的两方斗争之中,大部分时间,郑家是凭借东方文明先贤的智慧和明智的决断处于上风的,但架不住有那些土著部落充当猪队友拖后腿, 被勃泥王室两次抓住机会趁机做大。” 凌凌漆开口说: “所以对于联合王国之中哪一国在前的问题, 他们双方现在争执不下吗?我倒是能理解郑氏的做法, 换做是我,也不会想要土著部落出身的一方压到自己头上。” 不过随后几天的谈判中,事情又出乎凌凌漆的意料之外。 在联合王国名称的定夺上,谁在前谁在后,东宁方面与勃泥也确实进行了一番较量。但最后还是郑继宗出面安抚了内部,才与对方达成妥协。当然东宁方面也借此换取了一些有利条件,两边都不算亏。 新的王国名称最后被定为“勃泥与东宁联合王国”,当然东宁王国是夏语的称呼,西方国家那边还是习惯性的称作福尔摩沙,也就是勃泥与福尔摩沙联合王国。 两家的联合,让这个新国家占据了绝大部分勃泥洲岛的文明区域,那么几乎就是一统整个勃泥洲岛了,至于混乱地带那三不管的地区,没有人将他们当做真正的国家势力,也没有人在乎他们。 对此东宁国的人也可以接受,毕竟他们原本也是勃泥王国一部分,现在独立之后再共组联合王国, 也不影响互相之间的独立。 还能顺便一统勃泥洲岛这世界第三大岛,何乐不为呢? 要知道一统之后,岛上无论经济还是政治那都要进行统一, 光是各地区的关税被取消或者减免,这就大大的促进了整个岛上的商贸活动,为勃泥洲岛的各项产业、各家企业公司都节省了一部可观的成本,也变相的使得新的联合王国内部的商品在国际上更有竞争力。 可以想象,在最近的几年之内,勃泥与东宁联合王国内部的商业势头肯定是成上升状态的。 这对所有人都是有好处的。 所以两边的国人都并没有人反对这一举措。所有新联合王国的子民都希望新政策尽快的实时,好让他们都跟着沾光赚上一笔。 至于联合王国的名字勃泥在前东宁在后的情况,除了有一些东宁内的激进分子表示不满和抗议之外,郑氏这边安抚了政府与大部分民众之后,也就不在乎这点虚名。 而且这么做其实也不是没有好处,起码可以让外人以为联合王国之中老牌的勃泥王国是占据领头位置的错觉,这样还能减低郑氏与东宁王国的存在感。 毕竟枪打出头鸟,东宁王国这段时间出的风头太过了,国际上当下时段最大最火的新闻就是他们家的事情。 这样不好,作为深谙财不露白道理的夏裔,郑氏也明白深藏不露但适当的展示实力才是最适合自家的做法,所以让勃泥王国顶在前面也能消减一下火势。 娱乐圈和西方媒体方面就是这么玩儿的,弄出一个大新闻来抵消前面的负面新闻,民众们是善于遗忘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