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3页 (第2/2页)
看了黛玉一眼,又转头和贾敏说话,问黛玉年纪。 “十岁上了,不过这丫头,”贾敏顿了下,又极自然的对赵家婆媳说道,“这丫头生性腼腆,胆子又小,我和我们老爷心里总是最疼她的。请了宫里出来的教养嬷嬷教养着,旁的也罢了,只盼着多学些东西......” 听到贾敏的话,黛玉瞬间收回心神。然后抬头看了贾敏一眼,又低下头装腼腆去了。 柳尨将拳头放在嘴边,不叫笑意跑出来。再看黛玉时,眼底全是揶揄。 贾敏可能也对她闺女腼腆的话题有些不自在,直接不动声色的转开了。然后娘们几个说话,不知怎么的竟然又说到了谢三郎身上。 谢三郎的狗屎运还不错,考秀才时名次中等,本没报太大希望能考上举人。想的不过是走过路过别错过,试一试也是好的。没想到还真让他考上了。 虽然是倒数的名次,可到底比没考上强。 不过这样的名次再去参加春闱那就没啥意外的落榜了。 因为他自己也没报多少期待,落榜了也未气馁。抱着赵茹给他生的儿子过了一阵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日子。 考上秀才,可以见官不跪。每个月还可以领取一份米银。虽然不多,但是供养自己还是勉强够的。 等考上了举人,除了秀才的待遇,其名下的土地还可以不用上税。 而且考上举人,若是对将来没有太大的要求,家里又有人脉的,不考进士也可以去吏部申请个官来当。 因此有了举人功名后,谢三郎心里其实是松了一口气的。 不过谢三郎年纪也不大,再等一科也不着急。谢家和赵家的意思是希望谢三郎再考个两三回,哪怕是同进士也比举人入仕强一些,前程也能进一步。 实在考不上,那就没办法了。到时走走家里的关系求个外放慢慢熬资历也就是了。 说来也是巧事,如果没有意外,柳尨,赵英还有谢三郎竟是同时参加明年春闱。 柳尨志在状元,赵英不想当同进士,而谢三郎则是只要榜上有名,他就心满意足,别看三人同时应试,但姐夫和小舅子的志向完全不冲突。 一群有儿有女的已婚妇女,她们能说的话几乎便是围着儿孙在转悠。林家这边就黛玉和繁哥儿这对小姐弟,年纪还小,也就是附学和教养上。惜春是林家的表姑娘,年纪介于黛玉和繁哥儿中间,这姑娘身世在那里摆着呢,如今又住在林家,将来也就只有婚嫁这么一件事了。 惜春在林家一直接受宫里出来的教养嬷嬷教养,气度已经今非昔比,坐在那里,大家闺秀的气度比探春这类当成小猫小狗教养出来的都强些。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