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4页 (第2/2页)
校离家有十里路,表姐可以骑自行车去。楚艾不行,日复一日早出晚归。 路上有人看到楚艾瘦小的背影,交头接耳相互议论,诉说他悲惨的身世。 屏幕外,观众看得揪心,恨不得冲进屏幕抱抱独自走夜路的小孩。 到了学校,楚艾的遭遇依旧悲惨。 周围同学都骂他是爸妈不要的野孩子,娘娘腔。欺负楚艾渐渐成为主流,不骂他就是不合群。 楚艾默默承受所有,直到电影开始四分半,他才有第一句台词。 新来的老师发现楚艾受了伤,把他叫到办公室问怎么弄的,疼吗。 楚艾没有说原因,低垂着头回答,“不疼。” “这个月已经是第三次了。”新老师无法对校园暴力坐视不理,要求楚艾把家长叫过来。 楚艾却慌了神,卑微的哀求老师,请她不要告诉姥姥和姥爷。 姥姥和姥爷本来就觉得楚艾累赘,如果他在学校惹了事,无论对错,肯定会教训楚艾。 老师见他怕成这样,只好先稳住楚艾,暗暗担忧。 电影前期,氛围特别压抑。 巴达用最擅长的细腻镜头,塑造出被恶意围绕的楚艾。 没多久,学校发生性质极其恶劣的欺凌事件。十几个男生把楚艾堵在厕所,强行逼迫他脱了裤子验证性别,稍有抗拒便会遭到殴打。 老师发现楚艾时,他躺在脏兮兮的厕所,伤得很重。 情急之下,老师顾不得通知学校和家长,把楚艾送到城镇的医院。 那是楚艾第一次接触外面世界。 哪怕只是不起眼的偏远小城镇。 少年眼眸中,第一次亮起光芒。 后来,楚艾寻找机会,逃离困囚自己的村庄。 到此,电影剧情才算正式展开。后来,楚艾遇到很多人,在无数次得到和失去中,明确自己存在的意义。 他学会坚持,学会抗争,学会主宰自己的生命。 影片最后,他彻底摆脱原生家庭。进入心仪的大学求学,找了份喜欢的兼职,凭借自己意志,再次走进心理诊疗室。 年轻的女医生告诉他,“根据我的判断,你没有病。” “做自己。” 正片自此结束,放映厅却没有人离开,寂静的空气偶尔响起轻微的抽泣。 直到片尾曲播放完毕,屏幕里透出的阳光,似乎能照亮每一寸黑暗。 楚艾租了个温馨的小屋子,布置成自己喜欢的模样。清晨,他给自己煮了碗云吞面,好好喂饱自己。然后从衣柜里拿出打工买下的红裙子,郑重地剪掉吊牌,穿到自己身上。 “你好,我是来面试的楚艾。”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