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6页 (第2/2页)
,就先去了太学,报名参加太学的入学考试。 太学的入学考试没有规定死时间,随时来就能随时考。还有一点,太学的入学考试非常人性化。来报名参加太学入学考试的学子,可以任意选择在什么时候考。 苏轼他们选择在月底考。现在离月底还有十天。这十天足够他们复习。 宫里的赵旸,收到了相国寺送来的信。见苏轼他们来汴京了,他非常惊喜。 这三年来,赵旸可是一直在信里各种劝说苏轼他们来汴京考太学,但是苏轼他们一直拒绝,就在他以为他们真的不会来汴京考太学时,他们竟然悄悄摸摸地来汴京了。 苏辙他们居然还瞒着他,没有提前告诉他,看来是想给他一个惊喜。这个惊喜,他很喜欢。 赵旸原本打算下午就去找苏轼他们,但是想到他们十之八|九会去太阳书局看书,就放弃了。他决定明日一早去找他们。 曹皇后见儿子心情不错,好奇地问道:“发生了什么好事?” “嬢嬢,苏轼他们来汴京了。”赵旸笑嘻嘻地说道,“他们终于决定来考太学了。” 曹皇后愣了下,想了一会儿才想起来苏轼是谁。 “三年前来汴京游玩的父子三人?” “对,我这三年一直劝他们来考太学,他们终于来考了。”一想到以后能经常去找苏辙他们,赵旸的心情就非常美好。 “太学可不好考啊。” “以苏轼和苏辙的才学,一定能考上太学。”赵旸说得非常肯定,”我对他们非常有信心。” “既然你这么喜欢他们,不如让他们陪你一去读书。”曹皇后见儿子这么高兴朋友来汴京考太学,就想到这个主意。“这样,你们可以一起读书。” “让他们做我的伴读吗?”赵旸倒是没有想过这点。 曹皇后微微颔首:“对,这样你们就能天天在一起读书。” 赵旸认真地想了想说:“还是算了吧。” “为何?” “他们来汴京考太学,是为了以后考科举。”赵旸一脸认真地说道,“他们跟在我身边读书只会耽误他们。再说,他们去太学读书,能跟同龄人交流,还能跟其他学子成为朋友,跟我的话就有各种各样的束缚,对他们不好。”像苏轼他们家里没有人当官,是没有荫补的,是不会被赐进士出身,只能自己参加科举。 曹许跟苏轼他们不同。虽然曹家没有人在朝廷任要职,但是凭曹家的地位,还有曹皇后,他以后想要进士的话,也能被赐。 王胖胖也是。等王安石从舒州回来,就会升官加爵,届时王胖胖也能得到荫补,不用参加科举就能被赐进士出身,所以他能做赵旸的伴读。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