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_超级农业强国 第21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超级农业强国 第214节 (第3/3页)

占据可开发海域五分之二面积的外围海域,有足够的深度,才种植巨藻。

    又因为它们因为生长快,对能量需求量很大,种植不能过于密集,否则导致竭泽而渔。

    如果是正常的播种,这些巨藻孢子体会被海洋生物吃掉一部分,无法发育一部分,被水流卷入一部分,最后留下的顶多只有四成。

    奈何有人在作弊!

    “青竹百灵阵”下,海底深处的巨藻种苗像是被打了鸡血一样,几厘米长的种苗抽枝芽,一条主干率先生长出来,色泽嫩绿,粗细和小拇指差不多,并以rou眼可见的速度延长。

    同时,“碧波清华阵”不断引流,为巨藻们送来充足的养分——作为海水净化小能手,只要生长条件适宜,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吃掉”海水中大量的碳、氮、磷元素,使周边海域达到了一类水质的标准。

    巨藻本来就是生长最快的海洋植物之一,一天内可以生长30到60厘米。如今灵阵发威,每天能生长一米多,只需要几个月时间,巨藻就能长到几十米。

    届时,一阵海浪翻过,水中隐约可见一株株巨藻随洋流漂荡,就像无数条不断舞动的长臂。

    关键是它们寿命长啊,存活期可以达到12年,如果要收割巨藻,就像割韭菜一样,源源不断地收割叶片和藤蔓。

    巨藻在这片海域成功生存后,将之改变为了海底“森林”,遮蔽整片海域,打造出一个天然的优质渔场——生机旺盛、身阔体长的巨藻,冠盖漂浮水面,对一些珍贵海产品,如金枪鱼、海参、鲍鱼等非常有吸引力,可以诱引它们争相前来索饵、栖息。

    当然,巨藻虽然壮观,但其他如马尾藻之类的蓝藻、绿藻和褐藻,也很重要,它们才是草食性鱼类或者杂食性鱼类的主要食物。

    海藻的梯次生长,使得邳山岛周边的海域像是陆地的牧场一样,繁茂起来。

    周教授见证了这一巨变,在给政府的评估报告上盛赞嘉谷:“这是企业生态使命的具体实践,其大力实施的珊瑚礁生态工程、藻林藻场工程,堪称涉及国计民生的生态财富,其价值不可估量……”

    不过,齐政还需要考虑更多。

    从初级藻类,到小鱼大鱼,必须在海藻与动物之间达到一个数量上的平衡,才能保证海洋生态平衡。

    现在的气候颇为适宜海藻的快速生长,虽然吸引了不少周边海域的小鱼小虾,但真正有价值的鱼类,还是需要人为投放。

    海藻的播种,像是真正揭开了渔场建设的序幕,齐政开始花钱如流水。

    ……

    第373章 耕海牧渔:日益繁荣的渔场

    海岛的开发进行得如火如荼,周边海域也日益繁荣。

    “碧波清华阵”在海域外围加快了海水的流动速度,也将一些追逐着饵料的鱼类带到了渔场。

    而渔场内海藻的勃然生长,浮游生物的繁殖,为渔场增加了丰富的饵料,来了基本就不想走了。

    尤其是在嘉谷开始投放养殖鱼类后,海底更加热闹了。

    我国海水养殖有“五次浪潮”。

    第一次是六十年代以来,以海带养殖为代表的海洋藻类养殖浪潮;

    第二次是八十年代以来,以对虾养殖为代表的虾类养殖浪潮;

    第三次是九十年代以来,以海湾扇贝养殖为代表的海洋贝类养殖浪潮;

    第四次是世纪之交开始的以海洋鲆鲽类养殖为代表的海洋经济鱼类养殖浪潮;

    第五次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海参养殖为代表的海珍品养殖浪潮。

    而邳山岛的海上牧场,仿佛同时经历了这五次浪潮。

    经过人工鱼礁的建设,播种海藻大量繁殖,形成了新的生态系统,尤其是近岸礁体,藻类覆盖率达到90%以上。

    海生招潮蟹、寄居蟹们在海底攀爬,它们需要时不时地上岸呼吸一下,海岸和沙滩上到处都是它们的身影。

    通过合理调整区域的鱼类种群结构,嘉谷农牧陆续在渔场内放养了大黄鱼、牙鲆、黑鲪和黑鲷等名贵鱼种,以及海参、鲍鱼等海珍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