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4页 (第1/2页)
讲台上的教授于是闻声轻笑。 他叫文清和,他们家是庆朝文煦之的后人。 文清和自小就对庆朝的历史感兴趣,一直到如今两鬓斑白。 教授继续说:“很多人问我说:老师,你怎么能研究一辈子的庆朝历史?我都会跟他们解释,不是的,庆朝太长了,我研究的只是昭明帝祁恒登基前后十年。” “共二十年的光阴,我能把这段看懂,就已经心满意足。可惜,我研究了四十年了,还不敢说一个懂字。” 这就是文清和谦虚了。 他是有名的史学大家,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事件,都能说上一两句。 他也是如今公认的,最了解庆朝的人。 他说不懂,世上就没人懂了。 给刚上大学的孩子授课,文清和尽量说的简单诙谐。 他有幸窥见那段风华的吉光片羽,如今垂垂暮已,盼望后来人能将其补充完整。 “我们说回沈明泽。大家可能会很奇怪,为什么传世的诗文这么多,我们对沈明泽还是没有一个确切的了解呢?” “凡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旁人对他们的评价都是毁誉参半的,沈明泽却很奇怪。他还在世时,简直称得上一句天人共诛,朝野上下全是骂声,没有一句好话。” “而他死后,名声却发生了一个巨大的逆转,如同你们现在看到的诗,将他夸的天上有地上无,所有的华丽词藻加诸一身,比神仙还神仙。” 教授笑了笑:“世界上是没有神仙的。也正因为对沈明泽的描述太不客观,所以官方一直不敢给一个确定的答复。” “那老师,你觉得沈明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你相信这些诗文上写的吗?”有学生举手提问。 “我啊……” 下课铃声响起。 教授低头收拾桌上的讲义。 见学生们还都好奇地看着他,他油然生了欣慰之感。 “我家里有一份先祖文煦之传下来的墨宝,先祖在上面说,沈明泽是他最骄傲的学生,也是他一生最大的遗憾。” “所以老师是相信文国公吗?” “我相信历史。好了,下课。”文清和抱起讲义,踏着“谢谢老师”的回声走出教室。 余霖意犹未尽地回味了片刻,才收拾东西回到宿舍。 他们是历史系的大一新生。 对历史感兴趣的人之中,八成都是被庆朝吸引而来的。 无他,庆朝太不能不让人心向往之了。 盛世太平,万国来朝。 社会生产力大幅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空前发展。 思想开放,百家争鸣。 女子可入朝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